我国优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并不比发达国家的

   2022-08-31 工业品商城103
核心提示:记者: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企业说他们买了电脑,买了一些数控设备,已经信息化了,但是效益并没有提高。这是为什么呢?您是这方面的专家,《与院士对话》栏目专门请您为读者解惑。首先请用通俗的语言定义一下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发展的最强驱动力。这在全世界已经达成共识。中国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加快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企业说他们买了电脑,买了一些数控设备,已经信息化了,但是效益并没有提高。这是为什么呢?您是这方面的专家,《与院士对话》栏目专门请您为读者解惑。首先请用通俗的语言定义一下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是影响21世纪发展的最强驱动力。这在全世界已经达成共识。中国如何利用这项技术加快现代化进程?要提高认识,结合国情,采取正确的实施办法。信息化是经济社会的变革,或者可以说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社会、团体和个人有效利用新知识和新思想,从而建设一个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实现人的抱负的信息社会。

一般来说信息化包括两部分: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信息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和软件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企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这里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全过程”是指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并不要求“精益求精”或“一步到位”。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是没有止境的,企业的信息化也是如此。重要的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实施。第二,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要自始至终明确。“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从技术到技术的信息化”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失败。

中国的企业信息化最早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目前的企业信息化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偏重单一技术。引进的技术都是技术性很强的,没有涉及企业管理的深层次问题。例如,一些汽轮机厂和飞机厂引进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控机床等单项信息技术。应该说这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是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或者更具体地说,从“863”计划的实施开始,近20年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国家层面,中国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强调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的融合。通过打通企业内部信息流,信息流的合理化和优化可以带动物流的合理化和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当初“863”计划在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上面临两种选择,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进行。我们选择了后者,以成都飞机工业公司等四家企业为试点。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是中国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从论文或者国外的情况出发;第二,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而不是实验室鉴定的结果或获奖的结果。由此,拉开了高科技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大幕。

吴澄:应该说很成功。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程菲公司复杂飞机结构件的加工效率提高了数倍,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压缩了流动资金,实现了均衡生产。程菲公司很快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飞机制造企业,生产了包括歼十、枭龙在内的多种先进飞机型号,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获得了波音、麦道公司更多的转包生产订单。当然,这不是唯一成功的企业。

吴澄:我觉得最大的误解是,信息化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在多个省区市举办了信息化讲座,希望能够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决策者的重视,成为企业信息化这个复杂系统工程中真正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但也有企业家不参加讲座,派了一些技术部门干部和员工参加。实际上,企业信息化需要遵循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它是信息、管理、制造、系统等技术的集成,与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关,是企业的战略之举。我们不要求创业者花很多时间在企业信息化上。我们只希望企业家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企业的整体需求,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方向,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863”计划试点企业信息化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第一、第二指挥员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现代管理在企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因素。而信息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