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燃料消耗在炼化企业能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加热炉空气预热器进行改造,用无机传热管换热器代替扰流管式换热器,使进风温度由80℃提高到200℃,加热炉排烟温度由300℃降低到210℃,热效率由现在的83%提高到89%,年节约燃料4000吨。对加热炉27组燃烧器进行了改造,开发应用了燃用高氢燃料的燃烧器,满足了管网煤气成分要求。改造后,炉膛平均温度由694℃下降到658℃,排烟温度由310℃下降到202℃,热效率由82.7%提高到88%。
二炼装置位于煤气管网末端,煤气中杂质多。加热炉燃烧后,对流室结垢严重,甚至导致机组减产。该公司采用化学循环清洗工艺,清洗周期仅为3至5天,对两套加热炉对流室管进行了清洗,使加热炉对流出口温度提高了15℃左右,排烟温度降低了30℃以上,热效率大大提高。
采取积极提高能量回收效率,降低蒸汽消耗。公司更换了3台催化余热锅炉的3组省煤器,将1个蒸发段改造为过热段,安装了30台声波除尘器,改造了汽包汽水分离器,降低了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每年多回收烟气余热,相当于2600吨标油,单位能耗降低了1.7台。
大连石化还建立和完善了全厂蒸汽管网动态管理系统。借助完善的计量手段、先进的仿真技术和网络平台,及时平衡各生产单元的蒸汽消耗,动态分析全厂蒸汽管网的热损失、压力损失和冷凝液分布情况,及时解决设备热损失大、减少蒸汽冷凝放空等问题,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
早在2004年年中,TCL就开始了核心制造的进程。当时与美国著名电视芯片公司GeneSIS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很快推出了所谓的第一代DDHD技术(Digital Dynamic Full HD)。现在,它又推出了第三代,获得了全球电视行业的奥斯卡奖——艾美奖电视技术奖。目前,竞争对手创维和其他本土企业已经采用了这项技术。
但分析人士表示,TCL只是沾了创世的光,并不是自主研发技术,联合实验室也没有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研发人力。其实TCL提供的更多的是方案设计。毕竟芯片研发需要系统厂商的配合。厦华和长虹的相关产品背景差不多,都是有国外技术支撑的。
相对来说,海信的“欣欣”要响亮很多。海信董事长周厚健不止一次表示,海信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新历史。数字视频处理芯片“芯芯”是主要芯片之一,一般占所有电视芯片成本的30%以上,海信有成本优势。但本报了解到,该产品仍以自用为主,第三方采购微乎其微。
新科技副总裁詹表示,国外彩电巨头做芯片历史悠久,中国也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他认为,家电企业因为有系统设计的经验,更容易成功。
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康佳通用技术设计院院长陶先芳认为,家电企业做芯不符合专业化分工,完全是炒作。
迪顾问半导体事业部分析师岳婷表示,中国的数字电视时代正在慢慢开启。借助国家标准,本土电视厂商有望在电视芯片领域实现局部赶超。她希望“中国芯”成为“强心剂”,而不是“兴奋剂”。
岳婷表示,虽然海信、长虹等国内企业都推出了相关产品,但目前来看,根本上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竞争局面,单一的低价很难转化为市场优势。
目前本土家电企业很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芯片领域的话语权。因为这个领域已经被海外企业牢牢占领。
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省的晨星半导体是出货量最大的厂商,占图像控制芯片份额的一半以上。晨星深圳的一位销售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公司在mainland China出货约1000万件,其中海信一家就采购了100万件。岳婷还透露,TCL、康佳等公司60%以上的产品也使用晨星芯片。
剩下的份额主要由泰鼎、创世纪和Pixelworks持有。中国前十大液晶电视芯片公司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大陆。
根据CCID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液晶电视芯片只有两个,即驱动和图像控制两个主要芯片。2007年,芯片销售额超过50亿元。而本土家电企业,甚至那些自主芯片设计企业,并没有分到多少“蛋糕”。事实上,这还不包括夏普等也运行芯片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