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永的预测,中国的纺机行业服务于纺织制造链的全过程,因此不同的纺机产品根据服务的对象不同,今年会有不同的表现:针织设备仍会有一定的增长;印染设备会很稳定;化纤设备性能不同;无纺布设备持续增长;棉纺设备进入调整期;无梭织机需求与观望并存;零部件、附件和设备急需改进。
目前,纺织制造业已被列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的支持范围。2007年,三个国家专项同时启动。2007年的项目主要是棉纺织和化纤设备及部分印染设备;2008年项目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主要方向是针织设备、印染设备、非织造设备、特种零部件和设备。在国家专项的带动和引导下,纺织机械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部分产品将达到目前国际水平,特别是部分棉纺设备将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一些达到一定水平但无法量产的设备会投入量产。
近年来,中国国产纺织机械产品技术不断提高,出口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国际知名纺织机械制造商也在增加在中国的投资。除了巩固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他们也在扩大中国制造产品的出口。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纺织机械产品的制造基地。高还预测,2008年,国内纺织机械出口将突破18亿美元;由于高附加值设备销售的增加,2008年国内纺织机械行业总产值不会减少,整个行业的调整进度和自主创新步伐将加快。
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交流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建国在发言中指出,建筑节能的形势和国家相关能源政策对热泵热水器行业的发展非常有利。虽然没有针对热泵热水器的优惠政策,但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在鼓励使用“热泵”相关产品。
张建国说,热泵热水器使用的热能来自空气、土壤和水,属于可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天然气能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拟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在新建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据悉,近期全国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热泵产品使用的政策支持力度。“2006年5月3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了《热泵系统发展指导意见》,将对北京市供热供冷系统选择热泵系统的项目安排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地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每平方米补贴35元,地源热泵和再生水源热泵系统每平方米补贴50元;2006年10月11日,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应用的实施意见》。到2010年底,计划在全市实现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6500万平方米,占目前全市供热面积的32.5%。湖南省湘潭市率先在市政府大楼采用湖水源热泵系统,并作为试点向全市推广;武汉组织成立了工作专班,负责地源热泵技术在武汉推广应用的准备工作……”张建国列举了当地政府采用热泵节能的政策和案例。
张建国认为,中国的长江流域将特别适合发展热泵技术。“长江流域是指从重庆到上海的长江流域的省、直辖市,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和上海。其气候特点是夏季湿热,冬季多为0℃ ~ 10℃,室外最冷温度在0℃以下。根据中国的建筑规范,长江属于非采暖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开始使用各种局部供暖方式,但室内热舒适性普遍低于北方城镇。如果采用集中供热系统或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系统设备年利用率低,能效不高,无法大规模应用。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最适合的方式是采用热泵技术,夏季制冷,冬季供暖。”
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王磊表示,热泵热水器是一种可以在家庭中使用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当今世界,节能不仅是一个资源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节约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热泵热水器等节能效果显著的产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热泵热水器将会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