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发电调度带来的节能和减排效果明显

   2022-09-15 工业品商城97
核心提示:由于各机组调试期不同,核定的上网电价差别很大。目前还存在着相同煤耗、排放量的机组电价不同,高耗高排机组电价低于低耗低排机组电价,部分可再生能源电价高于化石能源电价等现象。如此一来,同类型发电企业现有的利益格局必然会出现大的调整甚至失衡。或者部分电网企业购电成本大幅上升。但目前我国销售价格无法联动,由

由于各机组调试期不同,核定的上网电价差别很大。目前还存在着相同煤耗、排放量的机组电价不同,高耗高排机组电价低于低耗低排机组电价,部分可再生能源电价高于化石能源电价等现象。如此一来,同类型发电企业现有的利益格局必然会出现大的调整甚至失衡。或者部分电网企业购电成本大幅上升。但目前我国销售价格无法联动,由此带来的高成本将是电网企业难以承受的。

针对电网企业收购成本增加的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从大局出发,在试点前明确可以先减记亏损,以后统一处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王骏说:“好在国家电价机制改革明确了‘同网同价’的方向,与节能减排、少烧煤的方向是一致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国家发改委另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产生等量电力的同时,尽可能少用化石燃料。只有大家结算到同一个市场价,才能体现少烧煤的经济性。

如果高成本多烧煤,就要高电价,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也不符合电价改革方向。"

厂网分开后,根据市场的基本原则,发电侧引入了竞价机制。但这种竞价机制使得煤耗低的新型机组煤耗较高,但还本付息的债务相对较大,因此竞价相对较高。而老电厂的高耗能机组由于已经还本付息完毕,只需承担运行成本,竞价的竞争力更强。因此,根据当前条件下的上网竞价结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小火电机组最具经济竞争力,而新型机组最具经济竞争力。上网竞价的结果是,燃煤多的单位经济竞争力强,必然会反对节能减排。

节能调度管理办法引入了竞争消费机制。对于燃煤电厂来说,煤耗低、污染小的机组排在第一位,两高的机组排在最后,这也促使排在序列表后面的“两高”机组在无电可发时自然被淘汰。因此,对我国电源结构调整和小火电关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力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中国节能减排不等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副局长王骏表示,只要我们认同用煤量少的机组应该更有经济竞争力,那么调度节能新发电的方向就应该和电价改革完全一致。

2007年8月,《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出台,贵州、江苏、四川、河南、广东五省被选为试点省份。5个省电力(网)公司随即展开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然而,节能发电调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五省电力(网)公司正在尝试从管理和技术上探索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参与试点的五省电网企业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从技术和人员配备等方面保证了调度能够完全按照节能调度的要求进行排序和执行。但由于相关实施细则和补偿机制不到位,原计划于2007年11月启动的节能调度试点工作宣布延期。

虽然争议较多,但参与试点的省政府和地方电力企业仍在积极探索和尝试。2007年12月1日至29日,贵州电网公司进行了模拟试验。在模拟试验过程中,贵州电网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相关文件执行。在近一个月的模拟运行过程中,贵州电网根据节能发电调度原则,编制并执行发电计划曲线,发布节能发电调度信息,包括其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部门间的协调能力。通过对比分析节能发电调度方案与常规发电方案,模拟运行期间,共节约标准煤1.66万吨,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煤耗2.34克。节能发电调度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2007年12月19日零时至24时,四川省电力公司进行了节能发电调度实际电力调度试验。这是一场实战。试行期间,安排水电等清洁能源最大可调出力全额发电,根据能源消耗水平,安排750万千瓦火电机组有序发电。有6台总耗煤量77万千瓦、污染物排放量高的机组停运。一些煤耗较高、排位较低的火电机组全天只能以最低的技术出力运行,按能耗排名最高的60万千瓦火电机组全天爆满。当日,全网煤耗水平明显下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与传统调度模式相比,电力调度测试当天节约标准煤424.8吨,相当于平均降低供电煤耗2.9 g/kWh。

但由于四川省当时处于枯水期,最优发电量有限,预计丰水期节能发电调度效果会更显著。

国家发改委表示,四川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节能发电调度实施细则的可行性,测试电网企业业务流程和技术支持系统的适应性,验证电网调度安全控制和应急响应能力,实证比较节能发电调度的效果。当然,虽然在模拟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但四川电网公司和相关发电企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编制了完整的电力调度试验方案,采取了安全可靠的供电措施,确保了电力调度试验的顺利完成。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