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所需的模具,仅靠上海70多家汽车模具企业的生产规模,很难满足要求。我国政府希望通过汽车工业的合并,建立几个可以在销售上与国际大企业竞争的生产巨头。为什么我们的模具行业不能通过联合作战形成几个大兵团,共同开拓一个大的模具市场?这将有力地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既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行业的历史责任。
随着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以及一时难以充分认识到的隐性问题。有了大市场的概念和运作,我们才有可能从更高的高度清醒地看待这些问题,构建预警机制,从而及时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不至于走入误区。
大市场的建立可以加快自律和信用体系完善的进程;可以减少无序竞争或恶性竞争;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高精度设备的利用率;可以加快人才的培养,减少人才的恶性流动;能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可以整合各地相对有限的资源,起到互补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个大的模具市场是必要和重要的,这是目前模具工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东地区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速超过25%,总产值超过400亿元。各省市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浙江、山东、安徽主要以家电、汽车模具为主;福建以家电、鞋模为主;江苏、上海以电子、汽车模具为主;江西轻工业和航空模具为主要产业等。他们的共同点是大部分省市都在发展汽车模具,这为我们在华东地区形成一个大的模具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基础。
华东地理相连,文化相近,经济兼容,民心相通。几十年来,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一个相通的人文环境。模具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提升了同一区域模具企业的竞争力。
比如从浙江余姚、江苏宁海、昆山等地模具园区的经营模式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模具企业为了克服发展初期开发时间短、条件差的制约,将有限的资金和技术集中到模具产业链或整个产销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充分利用模具集群和模具分工的优势,通过外包进行资源整合和互补,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的目的,从而壮大和发展模具产业。这种做法也为我们形成大市场积累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模具技师支援江浙一带的模具企业。上世纪90年代末,江浙一带的模具企业落户上海,使上海模具行业在濒临萧条的时候得以复苏,国外模具企业的技术引进促成了上海模具行业的快速成长。可以说上海模具行业也是华东地区的模具行业,这段历史为我们的大合作减少了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和技术壁垒。
华东有一个共同的模具市场。事实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正在与南京汽车集团就合并进行谈判,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这表明公司的发展正在突破“上海”的地理界限,并将触角伸向其他省份甚至国外。目前集团在国内外投资控股的汽车企业分布在江苏仪征、广西柳州、烟台、青岛、沈阳、辽宁、重庆,海外有韩国双龙。
由于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建设“四个中心”的特殊使命,预计上海汽车产业与其他省市的合作项目会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会更广,这将带动汽车模具市场的不断扩大,从而极大地推动区域合作。目前,华东模具协会联席会议已连续召开13届,13年的交流构建了高层次的协调平台,为华东模具市场奠定了组织基础。
1.模具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由于华东地区的模具企业基本上是最近十年才开始成长起来的,还没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还没有能够打造出公认的知名品牌。他们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人才素质、社会贡献等方面缺乏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人物。因此,企业之间存在诋毁现象。这不利于战略联盟的形成。
2.企业管理机制引进或创新缓慢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新建的家族企业,需要在引进科学管理方法或创新机制方面进行改进。此外,它们受到人才、观念、习惯、投资和制度的制约,难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拥有的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设备资源,导致质量和生产周期出现问题,容易引起与用户的合同纠纷。
3.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的成熟度企业对模具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远远不够细致、严谨、科学和高效。鉴于企业在组织教育员工和管理企业的实践中,没有很强的控制和保证每个模具质量和性能的意识,很难实施以每个模具为计划项目,以其生产过程为控制和管理单元的高效运作模式。
4.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很重要,但目前在国内模具企业中仍显不足。模具技师的经验和技能所固化的生产知识以及形成的专家系统和技术传统——生产过程中核心技术CAD/CAE/CAM的集成水平和内涵亟待深化和提高。
5.柔性专业化生产模式的构建。集群在模具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到了一定阶段就必须被柔性专业化生产所取代——一种适应性与专业化技能相结合的柔性方式,以小而精、小而专的技术积累作为竞争力的源泉。其特点是以技术工人为主体,将先进设备加工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模具企业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日本模具企业的发展经验证明,柔性专业化生产模式对模具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模具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华东地区,还没有一家模具企业采用上述柔性专业生产模式。
6.模具市场并不完美。目前华东地区的模具市场并不完善——主力企业实力较弱,营销要素流动不合理,经营并不宽裕。就城市而言,都是以当地的名义进行营销,形成一个小市场;对于企业来说,各自为战,各自为政,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缺乏大市场的概念、规划和协调。甚至可以说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为设置自我封闭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