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施耐德与席德合资一事,他指出“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企业”,他说,“我说这个不是因为我在正泰,而是我作为这个行业的技术人员这么多年的肺腑之言”。
面对媒体提出的“知名跨国公司把产品放在中高端市场,正泰却把同样的产品放在中低端市场”的问题,汪恕诚回答,“不是我们不做,而是我们做不到。”他说,“正泰有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做中高端市场的产品,但是我们的客户群和市场不允许,不愿意接受正泰产品的高价格。”
面对快速发展的低压电器市场和需求,汪恕诚说:“柳市的产品特点是成本低、价格低,很难进入国家重点大型项目。跨国巨头的产品是这些项目的首选,其次是国有大型企业。”他认为“在未来五年内,许多企业将合并为大企业”...
汪恕诚一生从事低压电器领域的工作,熟悉中国低压电器的发展历史和郑泰低压电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采访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汪恕诚,没有经过刻意的准备,就把自己对低压电器的探索与中国低压电器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只谈他个人的“低压电器经验”,中国低压电器如何发展,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如何展望,中国低压电器企业如何创新,你就能找到答案。
浅谈低压电器发展的三大技术趋势
汪恕诚在低压电器行业44年的工作经验,已经让他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洞察力。“我的一生几乎与中国低压电器的发展同步。”他有点情绪化。
随着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85万千瓦增加到1980年的6000万千瓦,然后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6.22亿千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大发展,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1世纪,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市场。
低压电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开关、控制、保护等功能。在电路中,这是电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设备产生的电能80%以上被低压电器分配和使用。每增加1万千瓦发电设备,需要约4万个低压电器元件与之匹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低压电器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到2010年,中国低压电器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元。
而低压电器在中国如此大规模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实际上只经历了短短的60年。
据汪恕诚介绍,旧中国低压电器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根本没有独立的低压电器制造业。
截至1948年,电器设备制造商只有625家,职工总数为31712人,从事低压电器生产的人就更少了。从1949年开始,中国的低压电器行业逐渐发展成为以一些简单的电器维修和组装厂为基础,能够独立设计和生产的行业。到1979年,生产企业已达600多家,总产量3053万台,产值12.1亿元。经过1985-1986年和1990-1991年两次发展高峰,1995年低压电器行业生产企业约2000家,年产值80亿元,年产各类低压电器5亿台。“十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电器行业年均增速25%左右,低压电器增速与整个电器行业增速大致相当。
快速的市场需求导致中国低压电器崩盘,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中国低压电器市场几近崩溃。198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手段恶劣,柳市镇销售劣质电器,后果严重,成千上万用户上当受骗,受到批判》的批判文章。一场轰轰烈烈的低压电器打假行动在温州展开。
这一年,在上海人民电器厂工作的汪恕诚开始接触温州企业。在从事低压电器许可证管理的机械工业部帮助下,汪恕诚帮助温州低压电器市场打假,并与“精炼开关厂”取得联系。
“1990年,八部委联合达成协议,温州低压电器的生产和市场逐步得到规范”。此时,汪恕诚回到上海人民电器厂继续从事设计开发工作,并担任副总工程师和开发总监,直至2002年底退休。
在经历了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大起大落后,汪恕诚似乎看清了中国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低压电器技术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
首先,如何实现长距离低损耗运输,是低压电器的一个难题。汪恕诚认为,电可以远距离传输,不像蒸汽机的动力。长途运输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根据科研成果,电压越高,输送的电流越小,相对损耗越小,这是低压电器的一个发展方向。
其次,低压电器对容量的要求更高。例如,汪恕诚的马达在转动时突然失灵了。这可能是因为机械能负载过大,电机烧坏。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过载保护重复精度更高的低压电器,可以解决过载问题,起到保护作用。
再次,智能通讯是低压电器的发展方向。据介绍,智能可通信低压电器是用于配电自动化等对自动化要求高的领域的一类低压电器的总称。其主要特点是:产品本身带有微处理器,具有控制、保护和测量功能;带通讯接口,可与现场总线连接;产品采用标准化结构、互换性、内部可更换零件和模块化结构,如触头灭弧系统、操作系统、脱扣器、框架和抽屉等。,每个部分就成了一个完整的部分。汪恕诚认为,随着城乡电网改造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近两年来,能够通信的智能低压电器发展迅速,不仅在工业场所使用越来越多,在民用场所和住宅场所也越来越多。是低压电器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