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传感器需求的快速增长主要受工业电子设备、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和特殊电子设备的推动。工业设备和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也是传感器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如测量各种过程变量、电子特性和物理量,以及传统的运动/定位等。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27.3%。乘用车产量达到523万辆,同比增长32.8%。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车安装几十到上百个传感器,豪华车的传感器数量可以达到200多个,种类有几十种。他们使用的传感器约占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也是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基站、手机、传真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大国,通信行业也是传感器的重要应用领域。2006年,中国手机产量超过4.8亿部,预计2007年将达到6.2亿部。手机产量的大幅增长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给传感器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该领域使用的传感器约占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此外,中国是世界上白色家电(包括家用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的生产和出口大国。2006年总产量达到1.5亿台,预计2007年将达到1.66亿台。2006年,使用的传感器约占市场的五分之一。近年来,传感器在医疗、环保、气象等特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也迅速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约占15%的市场份额。上述行业对传感器的大量需求为中国大陆传感器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共有敏感元件和传感器生产企业455家,全产业链上下游涉及企业1400多家。传感器年产量已超过24亿只,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敏感元件和传感器的研究和生产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产量较大的企业有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艾可电子(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杭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精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等,其余95%都是小企业,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很少。目前可量产的产品涉及光敏、电压敏、热敏、力敏、气敏、磁敏、湿敏7大类,约3000个品种。年销售额高的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广东、浙江等省市。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万种传感器,而中国大陆只有3000多种,仍然大量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