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入世后,随着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和进口限制的逐步取消,国外机床产品必然会以更大的数量和速度进入中国市场。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既外国可以对中国企业和产品进行反倾销,为什么不能对外国产品在中国机床市场的低价销售进行反倾销呢?
因此,我国机床企业必须认真学习反倾销法的专业知识,并将其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修课之一。如何利用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手段保护国内机床市场,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政府如何开展反倾销调查以制止机床产品进口中的倾销行为等。,应该是机床行业的重点研究问题。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机床产品进口国。2000年,进口额为18.9亿美元,出口额仅为2.99亿美元,逆差近16亿美元。因此,在保护国内市场的同时,扩大机床产品出口,减少逆差,也是机床行业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方面,中国机床行业将面对一个真正的全球大市场,享受世贸组织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享受进口商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减让的好处,外贸出口竞争力将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全球采购”,从国内外市场选择原材料和配件,提高产品质量、品质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目前,中国机床行业出口优势表现为:市场结构趋于合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出口增长强劲。改革开放前,中国机床出口主要是外援,然后出口到香港、东南亚、苏联、东欧。七五以来,对欧美日发达国家出口份额快速增长。“八五”期间,机床产品出口开始全面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机床出口已形成亚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市场结构趋于合理。预计未来东南亚市场份额将有所回升,美欧市场也将保持上升趋势。2000年,中国机床产品出口贸易摆脱了近年来的低迷局面,出口额同比增长31.4%,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商品结构逐步改善,形成了一批主导出口产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扭转了劳动密集型普通机床几乎全部出口的局面。数控机床、大型重型机床、自动机床等具有一定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大幅增长。2000年,数控机床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5%。
比较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传统机床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其中常见的有车床、钻床、磨床等。都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优势明显。同时,在非数控齿轮机床、重型机床、自动机床等领域也具有比较优势。规模优势是最大的比较优势。批量化、流水化生产的传统机床年产几千台甚至上万台,使我们的传统机床具有成本低、质量稳定的优势。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机床制造业廉价劳动力,包括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在精密机床、重型机床、自动机床等领域,这部分劳动力不仅是劳动密集型的,也是技术密集型的。这是我们的巨大财富。
上海机床厂是一家在美国有很大海外投资潜力的独资企业,1998年销售额为380万美元。上海重型机床厂也是德国独资工厂,南通、无锡机床公司也在美国、印度、英国设立了独资和合资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今后将有更多的机床厂走出国门开展这项业务,这对我国机床产品出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