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如何选择使用?

   2022-09-22 工业品商城120
核心提示:基于避雷器的保护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要注意“合理地在合适的地方安装合适的避雷器”,避雷器的选择很重要。雷电流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中的分布如下:约50%的雷电流流经外部防雷装置,排入地下,另外50%的雷电流将分布在整个系统的金属材料中。该评估模型用于估算在LPAOA、LPZOB和LPZ1连接处具有等电位连接的避雷器的电流

基于避雷器的保护要达到理想的效果,要注意“合理地在合适的地方安装合适的避雷器”,避雷器的选择很重要。

雷电流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中的分布如下:约50%的雷电流流经外部防雷装置,排入地下,另外50%的雷电流将分布在整个系统的金属材料中。该评估模型用于估算在LPAOA、LPZOB和LPZ1连接处具有等电位连接的避雷器的电流容量和金属线规格。这里的雷电流是10/35μs的电流波形。在雷电流在各种金属物质间的分配中:雷电流各部分的幅值取决于各分配通道的阻抗和电感。分配通道是指可能分配到雷电流的金属物质,如电源线、信号线、水管、金属框架等金属管道和其他接地。一般只通过它们各自的接地电阻值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连接的电阻相等,即电流均匀分布在金属管道之间。

当电力线路架空引入,且电力线路可能遭受直击雷时,建筑物内进入保护区的雷电流取决于外部引线、避雷器放电支路和用户侧线路的阻抗和电感。如果内部和外部阻抗相同,电力线分配到一半的直击雷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具有直接防雷功能的避雷器。

后续评估模式用于评估LPZ1后保护区交界处的雷电流分布。由于用户侧的绝缘阻抗远大于避雷器放电支路和外部引线的阻抗,进入后续防雷区的雷电流会减少,不需要特殊的数值估算。一般要求后续防雷区所用电源的防雷装置的电流容量应在20kA(8/20μs)以下,不要求大电流容量的防雷装置。

后续防雷区的防雷装置选择应考虑各级之间的能量分配和电压协调。当诸多因素难以确定时,采用串并联电源防雷装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串并联防雷是一个概念(相对于传统的并联防雷装置),是根据现代许多防雷场合的特点和保护范围的分层划分而提出的。本质上是多级放电器和滤波技术通过能量协调和电压分配的有效结合。串并联防雷具有以下特点:应用广泛。不仅可以常规使用,而且适用于保护区内难以分辨的地方。感应暂态过电压下解耦器件的分压和延时,帮助实现能量协调。减缓瞬态干扰的上升速率,以实现低残余电压、长使用寿命和极快的响应时间。

避雷器其他参数的选择取决于各被保护对象所处的防雷区等级,其工作电压以安装在引线回路中的所有元件的额定电压为准。串并联避雷器的额定电流也要注意。

影响电子线路雷电流分布的其他因素:变压器端接地电阻的降低会增加电子线路中的分布电流。供电电缆长度的增加会降低电力线中的分布电流,平衡几个重要导体中的电流分布。太短的电缆长度和太低的中性阻抗会使电流不平衡,从而引起差模干扰。多用户并联电缆会降低有效阻抗,导致配电电流增加。在联网供电状态下,暂态雷电流主要流入电力线路,这是大部分雷损发生在电力线路的原因。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