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除8月份受季节性影响略有下降外,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一直在28%以上,为近年来最高。其中9月和10月达到最高点,涨幅超过30%。据Xi嘉诚分析,2007年整体经营情况较为正常,整个行业没有受到宏观调控的明显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全行业的利润来看,虽然增速仍高于去年,但在5月份达到44.5%的高位后,年底月份开始回落至35%。但由于外资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近一半,且外资企业利润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资企业利润增速下滑趋势较外资企业更为明显。
同时,Xi嘉诚也指出,主要产品类型中,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增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约2-3个百分点,表明能源重化工业需求依然强劲。此外,环境监测仪器同比增长超过40%,这表明由于对环保减排的充分重视,环境监测等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Xi嘉诚指出,虽然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不强,但近年来部分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据统计,2007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9.2%,出口额超过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他指出,这些数据表明,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明显是由出口推动的,但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在增加。他提醒企业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还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
2007年出口方面,以电度表、水表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是亮点。2007年出口电度表1660万只,收入首次突破2亿美元;水表出口也创新高,接近1000万台,收入近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这两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此外,变送器、流量计等中高档产品出口取得突破;出口开始从亚洲向全球扩散,如DCS集散控制系统,龙头企业已经进入国际市场。DCS等高科技产品在国内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是2007年仪表行业的一大亮点。
在电力领域,2007年1月,国电申智DCS(分散控制)系统在河北龙山一期600MW亚临界机组投入商业运行;7月,大连庄河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成功投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CS也已签约。此外,在石化领域,鲁南化肥厂30万吨氨/52万吨尿素项目正式签约浙江孔众公司DCS系统;随后在与国际著名公司的竞争中胜出,中标中石化武汉炼油厂年产500万吨项目。
作为仪器仪表行业的老专家,Xi嘉诚对此深感自豪。他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程项目在主机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而过去依赖进口的大型自动控制系统国产化的突破,将有效打破国外公司对我国大型工程项目主控系统的垄断。
此外,从技术上讲,亚临界、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主机设备都有明显的技术梯度,尤其是超临界和超超临界主机设备的过渡过程非常快,因此其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此,推进复杂控制系统的自主创新,有利于重大大型电力石化装置及其核心技术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他还表示由于大型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工业安全问题,一方面鼓励仪器仪表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方面鼓励用户大力推广应用。
在仪器仪表行业,外资企业的产销值约占全行业的45%。所以他们的走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很大。Xi嘉诚分析了2007年外资企业在华战略的调整。
一是大规模投资建厂的热潮已经过去,转向对原有设施的改造和补充,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深度,扩大生产,增加效益。据Xi嘉诚的分析,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大,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外资企业开始通过提升档次和深度,保持效益来应对竞争。
二是外资企业在华生产转移投资下降。随着国内生产成本的增加,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发生了变化,部分外资从投资建厂转向OEM委托生产。尽管如此,中国的转移生产仍呈上升趋势,产品结构也在从低档产品向中档产品扩展。
此外,Xi嘉诚还分析称,一些实力雄厚的外资巨头在中国行业骨干和骨干企业的合并中出现了“尽管困难,但速度放缓”的迹象,其目前的合并重点是具有经营实力和整合能力的生产型企业和营销网点。
Xi嘉诚在分析行业未来发展时表示:“如果预测GDP增速为10.5% ~ 11%,今年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增速可能下降2 ~ 4个百分点,增速为25% ~ 27%,与2006年接近,但仍处于行业历史高位。由于仪器仪表行业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国家宏观调控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在2008年上半年仍难以显现,或将呈现小幅惯性上涨。影响将在下半年开始显现,实质性影响将在2009年出现。”
据他观察,全行业利润增速已经连续多年高于产销增速。2008年,在需求、利率、汇率、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利润增速下降幅度将大于产销量,预计将从35%下降到30%以下,接近甚至低于产销量。此外,在出口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汇率变化等因素将减缓出口。预计同比增速由35%降至30%,进口由11%增长至13% ~ 15%。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零部件、公用事业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越来越明显。而仪器仪表行业大部分产品产能过剩,成本转移的可能性很小,企业压力很大。“大部分中资企业产品结构相似,很多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档产品,竞争形势不容乐观。”严家成说。
他建议,要加大力度落实中央8号文件确定的相关措施,明确首台设备准入、试点工程、自主创新重大装备推广应用等相关实施措施。他说,“虽然国内控制系统在重大工程领域取得了“点”的突破,但“点”和“面”的推广应用仍然面临很大阻力,进展比较缓慢。因此,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积极使用国货和首套产品的企业就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