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电路维修一直是电子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通过它,原来不合格的产品才能最终出厂。但是,维护也是一个电子公司最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仅需要应用大量的电子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现场经验。下面,我想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一下我个人这些年的保养经验。
1、敲击手压法我们经常会遇到仪器工作时好时坏的现象,大多是因为接触不良或者虚焊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敲击和手压。
所谓“敲击”就是用一个小橡皮对着可能引起故障的部位??用头或其他敲击物轻敲插件板或组件,看看是否会导致错误或停机。所谓“手压”,就是当出现故障时,在关闭电源后,用手将被插部件、插头、座再次压牢,然后开机,看是否能排除故障。如果发现敲一次套管是正常的,但是再敲一次就不正常了,最好重新插上所有的接头再试一次。如果很伤脑筋,不成功,就得另想办法了。2.观察法
使用视觉、嗅觉和触觉。有时,损坏的部件会变色、起泡或烧焦。烧毁的设备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短路的芯片会发热;肉眼也能观察到虚焊或脱焊。
3.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通过插拔机器中的一些插件板和器件来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当一个插件板或设备被拆除后,仪器恢复正常,这意味着故障发生在那里。
4.代入法需要两台相同型号的仪器或足够的备件。用故障机器上的相同部件更换一个好的备件,看看故障是否被排除。
5.对比法需要两台相同型号的仪器,其中一台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还需要必要的设备,如万用表、示波器等。根据比较的性质,有电压比较、波形比较、静态阻抗比较、输出结果比较、电流比较等。
具体方法是:让故障仪器和正常仪器在相同的条件下运行,然后检测一些点的信号,比较两组信号。如果有差异,可以断定是错在这里。这种方法要求维护人员具备相当的知识和技能。6.加热和冷却方法
有时候仪器工作时间长了,或者夏天工作环境温度高了,就会失效。关机正常检查的时候,过一会儿再开机就正常了,过一会儿又故障了。这种现象是由于个别IC或元器件性能不佳,高温特性参数达不到指标要求造成的。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可采用升降温的方法。
所谓降温,就是在故障发生时,用棉花纤维在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擦拭无水酒精,使其降温,观察故障是否消除。所谓预热,就是人为提高环境温度,比如把电烙铁靠近可疑部位(注意温度不要升得太高,以免损坏正常器件),看看故障是否发生。7.骑在肩上
肩法也叫平行法。在待检芯片上安装好IC芯片,或者连接好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与被检部件平行,以保持良好的接触。如果故障是由设备内部开路或接触不良引起的,可用此方法排除。
8.电容旁路法当电路中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时,如显示混乱,可以用电容旁路法来确定可能出故障的电路部分。将电容器连接在电源和IC的地之间;晶体管电路跨接在基极输入端或集电极输出端,观察对故障现象的影响。如果电容器旁路输入,并且当其旁路其输出时故障消失,则确定故障发生在该级电路中。
9.状态调整方法一般来说,在故障确定之前,不要触摸电路中的元件,尤其是可调代数式器件,如电位器等。但是,如果事先采取了参考措施(例如,在触摸前做一个位置标记或测量电压或电阻值),必要时允许触摸。也许改了之后,有时候故障会消除。
10.隔离法故障隔离法不需要同类型的设备或备件进行比较,安全可靠。根据故障检测的流程图,通过分段包围逐渐缩小故障搜索范围,一般会通过信号比较和元件交换的方式快速找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