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中国电子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电子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中国仍然充当着组装加工厂的角色,利润很薄。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也制约了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核心部件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电子行业一直处于低水平、高成本、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科技含量低、配套设施少的企业多,拥有成套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少;许多企业依靠国外的基础材料和设备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很少通过出口创汇。
目前,中国一航已经拥有一些生产机载设备的公司,但主要是与军用飞机配套。相关民航业专家指出,如果发展民机项目,市场需求可能会带动这些公司发展民机电子设备,大飞机将为航电行业“军转民”提供契机。
此外,大型飞机还需要大量的仪器仪表。目前,由于国产仪器仪表可靠性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比国外产品低1 ~ 2个数量级。我国需要进口的仪器仪表占市场总需求的52.87%,中端产品和许多关键零部件的国外企业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而大型、高精度的仪器仪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航空系统内的企业可以生产一些航空仪器仪表,大量的仪器仪表是航空系统外的企业生产的。
据了解,我国并非没有研制航空仪表的能力,但由于仪表属于高技术产业,研制活动需要大量资金,风险较大,大飞机项目的研制将为国内仪表企业开发高端产品提供动力。
5月24日,微软研究院研究员安迪·威尔逊展示了名为“LaserTouch”的多点触摸传感器原型产品。红外摄像头跟踪你在显示屏上的触摸,并使软件做出反应。这是一种新的、低成本的双手操作数字桌面或墙壁显示器的方式。
威尔逊是微软研究院的专家,研究平面计算和其他项目。他最近开发了一种传感技术系统,可以让人们操作台式电脑或投影仪的显示屏。这样,人们可以不用鼠标,用双手与电脑交流。
对行走过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人们通过改进的诊断、训练和康复设备来解决许多行走困难。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正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运动科学家合作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以踝关节为例:踝关节是弹簧的一种,代表了弹性的最高水平。因此,对“Flem”踝关节的研究为运动科学家提供了对行走过程的进一步了解。在之前的实验中,这种机器人在行走时总是会摔倒,直立行走时会微微前倾,迈的步子更短。这个机器人的关键部分在于它的“大脑”。它的红外眼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会在必要时引导它改变步态。以往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动力控制系统包含多个层次,肌肉和脊髓的相互作用主要依靠自身,直到需要大脑进行更高层次的控制。这种关系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瘫痪病人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活动腿,但是不能站起来走路。这也是他们研究的核心。他还指出,研究机器人以进一步了解人体不同部位在行走过程中如何相互配合,将对改善人类医疗保健起到实质性作用。它不仅可以让人们设计出更好的假体修复方法,还可以帮助临床医学专家和患者齐新共同努力,治疗患者的脊髓和其他严重疾病,使他们重新获得运动能力。荷兰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研究的目标不仅仅是推广机器人技术,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行走力学,然后将其应用到人类的假肢和假肢上,甚至提高运动成绩。目前,我们的实验室已经搭建了许多不同设计的步行机器人,其中包括一个具有柔性膝盖的机器人模型,它可以精确地模仿人类行走,其单位重量和距离的能耗与人类步行器相当。
威尔逊说,这个系统使用一个低成本的红外摄像头和激光来跟踪用户在显示屏上的触摸,以便软件能够做出响应。这一结果可以使用户在互联网上与朋友玩虚拟象棋游戏,或者更好地进行PowerPoint演示。
威尔逊在演示中表示,这是一项简单的技术。真正神奇的是他开发的软件。
“LaserTouch”是微软研究院推出的最新原型产品。研究人员还展示了该实验室此前推出的一些其他原型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微软全球望远镜。这个虚拟望远镜允许科学家和公众观察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