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命名的宋新公司成立仅八年。宋新公司依靠自己的核心技术,打造了自己的高科技品牌。在国内机器人技术起步晚、基础差的情况下,迅速打造了有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品系列,开始在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机器人市场与国外有实力的公司展开竞争。过去几年,中国机器人“驱逐”了外国机器人,宋新公司也成为国内机器人市场的“手机”。
2007年,宋新公司完成机器人系统销售650套,销售收入6亿多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专利60多项,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2008年计划完成800套机器人系统的销售,达到10亿元的目标,2010年力争达到30亿元的产值。
新公司总裁曲道奎博士表示,公司坚持通过R&D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公司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R&D体系,制定了3项国家标准,完成了60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2项,10多项新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和省部级优秀新产品。近年来,他们开发了3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新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攻克制约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快速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真空(清洁)机器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制的首台智能服务机器人填补了国内空白,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智能机器人,俗称个人机器人,将是继电视、电脑之后的第三大家电,市场极其广阔。”展望未来,曲道奎信心满满。
宋新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能如此“大摇大摆”,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科技巨头,那就是宋新公司的最大股东——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动化所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列为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机器人理论和应用研究。1999年,自动化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进一步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2000年,自动化研究所作为主要发起人,成立了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第一大股东的“知识身份”让宋新自诞生之日起就比同行更加耀眼: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高科技公司,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随后,宋新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地位一步步巩固,成为行业内的“龙头老大”,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