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电信网络正在向全IP化、宽带化、移动化方向发展,这决定了通信电源的快速发展。从电信网络的技术变革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来看,电信网络的技术演进趋势将是全IP化。目前,设备商和运营商都在积极推进电信网络的全IP化进程。从电信行业的技术变化趋势来看,移动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和IMS系统将成为未来通信设备的增长重点。
其次,电信运营商全业务发展的趋势将带动通信电源市场的快速增长。全业务运营是电信业的发展方向。整个商业运作是由电信业的技术和监管政策推动的。国内电信业的发展将顺应这一趋势。目前国内运营商除了中国联通没有全业务牌照。全业务运营需要全业务网络支持。电信和网通未来将加大对移动网络的投资,而中国移动将加大对宽带接入网的投资。因此,通信电源等设备在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电信业转型和三网融合将带来机遇。国内以中国电信为首的固网运营商相继提出了融合转型的目标,目前转型收益已经超过20%。中国电信转型的战略目标是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根据运营商的转型策略,提出了网络转型、业务转型、组织转型等具体实施内容。在转型过程中,网络转型是基础,网络转型是实现业务转型的需要。网络改造的方向是实现基于IP的宽带和移动融合网络。
阀门是石油、化工、电站、长输管道、造船、核工业、各种低温工程、航空航天和海上采油等国民经济部门不可缺少的流体控制设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有各种规模的阀门企业6000多家,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900家。
从产品情况看,我国阀门行业已经能够生产十几种产品,如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安全阀、止回阀、节流阀、旋塞阀、泄压阀、隔膜阀、疏水阀、紧急切断阀等。最高使用温度570℃,最低-196℃,最高压力600MPa,最大直径5350mm
此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阀门市场年营业额高达500亿元,其中100多亿元被国外阀门企业占据。虽然我国阀门行业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阀门企业的主导产品仍然是低端大众产品。
此外,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的各类阀门普遍存在外漏、内漏、外观质量低、使用寿命短、操作不灵活、阀门的电气和气动装置不可靠等缺点。有些产品只相当于8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但是,高温高压和关键设备中需要的一些阀门仍然依赖进口。此外,与国外相比,我国阀门行业在产业结构、阀门行业产业链、专业程度等方面差距较大。
据业内专家分析,国内阀门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快速扩张后,原有的国有阀门企业纷纷关停并转,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而民营企业起点低,技术力量弱,设备简单。他们的产品大部分是仿制生产,尤其是给排水低压阀门,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
那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加快阀门行业的发展呢?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秘书长宋认为,根据未来阀门市场的变化和国家发展项目及相关政策的情况,未来阀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产品开发方面,需要以大型项目为重点。一是开发成套工程阀门,二是注重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生产。根据目前国家重点工程发展规划,阀门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及未来几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长输管道阀门和南水北调工程领域。仅长线管道阀门,预计十一五及未来几年将建设2万公里输气管道,对大型管道球阀需求很大。“十一五”期间,预计将新建5000公里高压原油管道,需要3000多个高压大口径阀门。“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项跨世纪工程。东中西线总投资需要超过4500亿元。其中,东线调水工程需要大量大口径闸阀、特种方形闸阀、特种蝶阀以及水泵站配套阀门。
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研发高附加值、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至关重要。国内阀门企业在西气东输干线招标中全部落败,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振兴阀门工业,必须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阀门产品。
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研发新产品有几种途径:一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如开封高压阀门厂和中科院下属“三维”公司最近研制的电站锅炉主蒸汽调节阀,是国际领先产品,其“压降”远低于国际标准,在电站行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第二,与外国合作或技术引进。自贡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与意大利Simbilon公司的合作,缩短了我国球阀产品与国外的差距。当然,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自主研发。
在市场开发方面,要实施多元化的销售策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首先要重视外贸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捕捉商机;第三,可以和国内一些外贸公司合作,通过他们的渠道扩大出口;第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海外设立销售网点或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