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这座新兴的软件城则成为中国软件产业通向世界的门户

   2022-10-18 工业品商城109
核心提示:大连的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当时大连的软件产业基础相当薄弱,但大连市政府在构建城市未来的经济结构时仍然做出了明确的选择:城市的未来不取决于GDP,而是要构建产业之间的和谐,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因此,1998年,大连市率先成立了市信息产业局,加强了全市软件产业的组织保障。大连软件园是中国第一个“官助

大连的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当时大连的软件产业基础相当薄弱,但大连市政府在构建城市未来的经济结构时仍然做出了明确的选择:城市的未来不取决于GDP,而是要构建产业之间的和谐,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因此,1998年,大连市率先成立了市信息产业局,加强了全市软件产业的组织保障。大连软件园是中国第一个“官助民营”的商业模式,为吸引跨国软件企业投资、发展软件外包出口奠定了产业基础。2001年秋,首届国内服务外包研讨会在大连召开。2004年,大连市政府率先颁布并启动了软件产业高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在过去的10年里,大连软件产业的销售收入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15亿元,软件出口从不足1000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7 . 2亿美元,软件企业从1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70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从当时的300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名。过去10年,软件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68.2%。如今,软件产业已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大连软件”一词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品牌。美国著名作家称大连为中国的“班加罗尔”。国际数据公司评价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交付指数全国第一,全球第五。

软件产业是创新型产业,为企业创造了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空间。做“有效政府”和“有限政府”,是大连市政府10年前开始自律的问题。在宏观决策、产业规划、政策引导、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大连市政府全力推进,履行“有效政府”职责,而在软件园区或软件基地,将土地一级开发、招商引资、商业配套、专业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交给相关企业,政府职能按市场经济规则“有限”。这种“有效政府”

如果说1998年大连软件园奠基时,政府援助民间的制度只是一种探索,引起了一些质疑和争论,那么经过10年的总结和完善,开发运营制度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一方面,政府辅助民营制度体现了政府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导向,避免了政府在运营中的低效。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利益的激励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促进软件园更快的发展,提高软件园开发和运营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对软件企业的服务质量。

国内一位著名经济学家10年前曾这样评价大连:“如果把全球产业转移比作一列飞驰的火车,当很多人被甩在后面的时候,大连用‘外包’上了车。”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

过去10年,大连引进了200多家外国软件公司,其中包括40多家世界500强公司。这些公司为大连带来了国际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创新理念。同时,市政府支持和引导本土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在大连发展起来的东软集团、大连华信集团、海辉集团等一大批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领域形成了产业优势。

培养和引进人才并重。软件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软件行业发展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足够的优秀人才。“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一直是大连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市政府采取的策略是培养和引进并重。2000年,市政府决定要求全市22所大学和40所职业中学开设软件和信息服务相关专业。两年后,这些高校都开设了软件相关专业。同年,以大连东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为起点,全市先后成立了6所软件学院。现在软件学院的成功运营,大大提高了软件人才的培养能力。

2004年,大连市制定实施了高级软件人才奖励政策。同时,打破了学历、学位的旧条条框框,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级软件人才的认证标准。经过几年的运行,这一政策仍然是中国最优惠、最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自2005年以来,市政府连续三年在全球巡回招聘软件人才,连续三年每年引进和吸收1万多名海内外it人才来大连工作,大大缓解了软件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压力。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