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机械转型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2022-10-24 工业品商城103
核心提示:随着变频器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日本品牌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开始涌入中国大陆,这成为中国变频器行业的开端。经过20多年的推广和使用,变频器产品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用户的认可。国外品牌从三肯和富士两个品牌发展到目前的40多个。同时涌现出近百个国产品牌,品牌总数超过140个。整体来看,国产品

随着变频器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日本品牌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开始涌入中国大陆,这成为中国变频器行业的开端。经过20多年的推广和使用,变频器产品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用户的认可。国外品牌从三肯和富士两个品牌发展到目前的40多个。同时涌现出近百个国产品牌,品牌总数超过140个。整体来看,国产品牌虽然数量众多,但绝大多数产销量较小,综合竞争力较弱。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变频器行业一直在高度裂变。很多国外品牌都在中国设厂,实行本土化经营。主要外资品牌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请见附件。另一方面,原有国产品牌的人员和资金不断分离,成立了很多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近年来,国内品牌中涌现出了少数优势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综合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虽然不具备与西门子、ABB等国际顶级品牌全面竞争的实力,但与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等地的品牌相比,在一些细分产品和市场上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显著改变了国内变频器市场的竞争格局。

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生产低压电器约1000个系列,产值约200亿元,规模以上生产企业2000多家。

从市场情况来看,我国生产的中低档低压电器基本占据了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但是国内高档低压电器可以和国外同类产品平分秋色,国内其他高档低压电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国内市场对高档低压电器的需求主要靠进口来满足。

虽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这个行业的古老规则,但在设备配置上,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设备。因为选择最好的设备不一定意味着盈利,而是缺乏竞争力。当劳动力成本足够低时,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利润目标,往往会采取“人群战术”。进口数控家具生产线价格往往上亿元,光是每年的贷款利息就有几百万元,贷款利息足够雇佣几百名员工;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还可以雇佣数百名低成本员工。所以在人工成本极低,市场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选择传统机械往往比数控机械更好。

社会变化迫使情况改变。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最低工资水平提高不多,但在我国的家具和木材加工行业,由于需要雇佣大量的技术工人,而这些技术工人的工资往往超过各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平的两到三倍,而且全国各地的技工学校基本不培养家具行业的技术工人,这些流动性很大的技术人员只能靠企业自己培养,昂贵的培训费用由企业支付;员工跳槽后,企业的努力往往会打击水漂。以广东为例,深圳的法定最低工资仍然不超过每月1000元人民币,但要雇佣熟练的车间工人,你每月必须支付2000元以上。再加上近期物价持续上涨,劳动者工资水平必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过去企业中客观存在的提高员工劳动强度、延长员工工作时间的做法,在法律和实践意义上都已经达到了极限。因此,企业只有依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来突破,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数控木工机械虽然价格较贵,但其比传统机械高出数倍的效率仍然让很多企业主跃跃欲试。近年来,一些大型板式家具企业开始成本价引进进口成套数控设备,或者采购少量数控设备武装生产线,纯粹是迫于压力。

更先进的数控设备逐渐受到大型企业的青睐,不仅因为它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因为数控设备基本杜绝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以前家具企业的工伤成本比较低,辞退因工伤导致10级伤残的员工,成本也就2万人民币左右。如今,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当地的伤残赔偿补贴也因为最低工资上涨了,企业为10级伤残员工支付的赔偿金增加了3倍左右。由于很多家具企业生产任务繁重,长期加班导致工人疲劳操作,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种种麻烦,早已让企业主们疲于奔命。

在精度和良品率上,数控木工机械让传统机械望洋兴叹。近年来,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工艺要求不断提高。在提高技术水平的综合管理手段发挥到极限后,只有以枪换枪,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关键性技术需求。除了精度高,数控木工机械生产的产品质量远比传统机械更均衡,从而避免了传统机械不可避免的质量波动。如今,原材料价格已经面临了几年的“牛市”,每一次价格波动都让生产企业紧张。在提高原材料有效利用率方面,数控机床也具有传统机床无法比拟的优势。

早在市场风向标悄然变化之前,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就已经未雨绸缪。虽然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传统木工机械领域缺乏兴趣和准备,但作为机械装备行业的高端领域,国家相关部委对数控机械领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金属数控机械领域,国内很多企业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清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数控木工机械领域做了相当的技术储备。一旦市场被春江加热,他们就可以和企业联手占领市场。广东马史等企业已经凭借自身实力向市场推出了少量数控木工机械产品。大部分职业中专,包括远离大陆的职业中专,都已经开设了数控机床操作教程,也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潜在人才,客观上化解或减轻了木工机械企业进入市场的服务压力。

国产数控木工机械与传统木工机械相比,价格相差五到十倍;而且进口数控产品的价格是国产数控产品的两到三倍。虽然数控木工机械在效率、安全、精度、良品率等各方面都胜出,但是极高的价格门槛仍然让很多企业主望而却步。但随着数控机械产销量的增加,机械软件的成本会被摊薄,这个价格有望下调。

从其他领域的机械设备经验来看,期待掌握技术的外企主动降低售价是毫无疑问的,外企数控机械产品的售后服务成本很难降低。中国家具和木材加工企业要想享受到更多价格实惠的数控木工机械,只能期待本土木工机械企业进行逐步的技术突破和积累,或者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这样才能在国内快速普及数控木工机械。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