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2022-10-25 工业品商城83
核心提示:分行业看,纺织服装鞋帽和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5%、24.7%和28.6%,纺织服装行业增速分别下降8.8和12.5%,除化纤行业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外,中国第一纺织网主编王千金认为,纺织行业投资急刹车,除了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外,与整个纺织行业盈利预期下降、大部分企业对后续投资信心不足、企业停产或转型增多等因素

分行业看,纺织服装鞋帽和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0.5%、24.7%和28.6%,纺织服装行业增速分别下降8.8和12.5%,除化纤行业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外,

中国第一纺织网主编王千金认为,纺织行业投资急刹车,除了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外,与整个纺织行业盈利预期下降、大部分企业对后续投资信心不足、企业停产或转型增多等因素密切相关。从投资布局看,东部地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9%,增速回落17.0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2.53%和35.75%。东、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分别占全行业总投资的67.92%、24.71%和7.37%。

从地区投资对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分别为5.94%、8.61%、2.27%。其中,中部地区对纺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01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批发零售同比增长24.9%,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3.8个百分点。

王千金认为,在外需放缓、投资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内销仍能保持几个月20%以上的增速,大大减缓了纺织经济硬着陆能量的释放。同时也表明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表明内需已经取代出口和投资,成为拉动纺织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

显然,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内销比例。来自中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几个月,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销量和数量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销售价格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这从国内服装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雅戈尔和七匹狼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29.23%和10.84%,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和欧盟两大市场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即对美出口增速不断放缓,而对欧盟出口增速不断上升。

据中国第一纺织网统计,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82.26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0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三成。专家认为,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不景气,消费需求萎缩导致其对全球纺织品服装的整体进口需求减弱。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速基本呈负增长态势。

同期,中国对欧盟27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26.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42%,比去年同期提高11.2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3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1%,服装出口87.55亿美元,同比增长36.73%。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对欧纺织服装增速能保持稳定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欧元区经济相对稳定,欧元汇率相对稳定;二是欧盟取消了对中国部分纺织服装品类的配额限制,代之以中欧双边监测制度,进一步释放了国内纺织服装出口能力。

此外,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日本纺织服装出口较为平缓,同比增长7%。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累计出口占同期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45%以上。

一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东盟等周边国家(地区)转移。近年来,印度、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等国家都将纺织服装业作为重要的支撑产业,比中国具有更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的纺织企业,尤其是广东的纺织企业,加快了向外移民的步伐。目前,已有400多家中国纺织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近100家在孟加拉国投资。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东盟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29.3%。其中,纺织纱线、面料及制品29.2亿美元,同比增长44.6%;和衣物配件的出口货值为十二亿元,上升百分之二点八。服装加工企业外迁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今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对美出口表现持续低迷。除了3月份因春节原因增长外,其他月份增速都在2%以下甚至负增长。

中欧纺织品配额取消使欧盟市场成为避风港。由于中欧纺织品配额限制的取消,纺织企业开拓欧盟市场的自由度增加了。在美元区市场表现疲软的情况下,人民币对欧元的实际贬值也加强了中国纺织品对欧盟市场的出口力度。

根据第103届广交会提供的信息,今年纺织服装馆外商数量远少于往年,成交额也大幅下降。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目前,美国各大纺织组织提出了反补贴调查等多种方案,以应对今年年底对美出口纺织品配额禁令解除后,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到的冲击。

为此,中国海关建议:继续跟踪中国纺织产业外移的情况,评估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的影响;尽快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同时,与美国密切沟通和联系,确保其于2008年12月31日取消对中国输美21种纺织品的配额限制。

成本压力难以缓解,企业利润提升空间不大。

仔细梳理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情况。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和宏观调控政策调整是贯穿始终的三条主线。中国第一纺织网近日发布的纺织行业年中报告指出,中国纺织行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到来。纺织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重生意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技术改造投资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品牌培育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改变外贸结算货币、贸易融资、期货、期权交易等金融工具规避人民币升值的潜在风险。

同时,报告强调,在持续高通胀和本币升值的双重挤压下,大部分纺织企业的承受能力已经接近极限,迫切需要国家政策层面做出及时的调整、扶持和引导,为纺织企业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稳定的产业调整环境

通胀仍是2008年下半年影响纺织行业的最重要主线。有人断言,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不突破150美元/桶的高点,不会出现转机。鉴于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下游产品的传导效应不可低估,今年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可能放缓。同时,在第一轮以食品为主的价格上涨后,中国可能会迎来第二轮以能源为主的价格上涨。此外,受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内能源价格调整影响,预计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以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全年上涨11%左右。因此,下半年纺织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企业利润明显改善的空间不大。

同时,下半年整体出口环境可能会遇到更严峻的挑战。高油价、美国经济低迷和全球经济放缓程度加深无疑让中国纺织品出口雪上加霜。事实上,今年6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回落至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而作为中国未来贸易走势晴雨表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正在逼近衰退边缘,这充分说明中国出口回调的程度正在加深。

纺织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纺织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将进一步压缩。外部方面,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油和各种原材料价格飙升、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正在压缩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

在国内,纺织企业的资金链在不断收紧,纺织行业发展的拐点已经出现。据平安证券研究所相关预测,沪深300成份股中4家纺织类上市公司2008年平均净利润将较2007年增长11%,2009年较2008年下降10%。虽然出口增速放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得纺织行业利润增长前景黯淡,但目前国家调控政策已有松动迹象。因此,不排除下半年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下半年乃至明年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走势。

中国第一纺织网预测,今年下半年中国纺织经济将呈现四大趋势:

首先,纺织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如收入、利润、投资和出口,将呈现增长放缓的趋势。预计纺织行业总产值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和8% ~ 12%左右,出口增长8% ~ 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 18%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中国纺织行业的形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是否进行政策调整。如果国家如期出台提高出口退税、放松信贷等政策措施,上述纺织经济指标将偏向预测高值,否则不排除低于预测低值的可能。

第二个趋势是纺织行业宏观景气指数下降,微观困难加剧;少数骨干企业盈利乐观,大部分企业面临零利润的两极分化局面将更加明显,骨干企业内部失衡也将更加突出。

第三,高通胀带来的成本增加将越来越难以转移到纺织行业的下游。虽然我国纺织行业的原材料、劳动力、能源和资本要素成本在上升,但产能过剩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无法将全部或大部分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最终导致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逐渐减弱。

第四,国内纺织市场一枝独秀的现象将逐渐被市场竞争所取代。今年上半年,国内纺织市场面临高通胀抑制消费和出口转内销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国内市场整体利润水平开始快速下滑。预计今年下半年纺织行业亏损将从出口型企业蔓延到内资企业,从珠三角蔓延到长三角,甚至蔓延到内地。

对于近期增长势头放缓的内需市场,中国第一纺织网近日发布的《2008年上半年纺织终端消费市场报告》预计,下半年中国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具体来,服装行业很可能维持低位运行,包括产量、需求、销量、销售价格指数在内的多项经济指标均无上行动力,可能继续维持负增长态势;不过,今年家纺市场可能会延续良好势头,整体销售形势依然乐观,但各项指标很难“亮起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