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逐年增长

   2022-10-26 工业品商城121
核心提示:日前,记者从企业发展部获悉,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该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RD及高档数控系统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成果转化项目,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两所的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据明刚部长介绍,一旦两所量身定制的PLC成功应用于冲床和组合生产线,法印的


日前,记者从企业发展部获悉,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该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R&D及高档数控系统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成果转化项目,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两所的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据明刚部长介绍,一旦两所量身定制的PLC成功应用于冲床和组合生产线,法印的采购成本将大大降低,这将为法印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空间。

据企业发展部明部长介绍,该项目的实施平台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研究所、山东计算中心和法音数控于2007年共建的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计算中心一期投入100多万元,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进行PLC模块国产化研究;同时,双方还与法银数控合作开发桁架(角钢、工字钢)加工成套数控设备。这是继国产数控系统在其超高压液压切割机上成功应用后,法音与沈阳分公司的第二次产学研合作,并计划向规模化方向运作项目。

据了解,这个分中心是中科院沈阳分院-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两院中心)与济南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两院中心服务济南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会议”的具体成果。自2006年8月起,两院中心开始与济南市科技局、济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推动济南参与中心共建,并根据济南市的技术需求,与济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在济南市科技局的积极支持下,两院中心对济南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法音数控等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与相关企业就高档数控产品开发、自动化冲压锻造生产线等达成合作意向。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逐年增长,出口量近年来保持20%以上的增速。自2008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外贸增长保持坚挺,但由于通货膨胀,未来将面临巨大挑战。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7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9%,占全国医药进出口的31.2%。其中,出口额4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48%;进口总额24.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74%。出口增速比进口增速高近10个百分点,顺差同比增加11.4亿美元。

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制造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世界医疗器械的“制造中心”。例如,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或独立的R&D中心。通过技术转让,在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弥补自主产品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继续成为产品出口的主力军。同时,国内企业如迈瑞、怡安、创新、新华等。已基本覆盖国内外中端产品市场,如b超、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临床监护设备等。,部分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相当份额。

然而,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主品牌。企业以出口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在低值易耗品、中小型医疗器械等领域竞争力较强。中国对高端产品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掌握,如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与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还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但随着海归回国创业,将带领一批民营企业向高端产品自主创新迈出一步,为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主要是医用敷料和高分子产品,加工贸易产品约占40%。2008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产品主要是医疗附件、手术器械、一次性耗材、b超、临床监护设备、按摩器具等中小型产品。然而,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加大和世界经济的放缓,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将逐渐受到影响,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降低。目前,在医用敷料领域,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竞争非常激烈。

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到2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英国居前五位,占市场总集中度的52.51%。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主要从美国、德国、日本、瑞士、韩国等86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前五大进口国占比达到69.91%,市场依存度较高。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