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管理部门应从理论上计算线损,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合理的线损指标,按年、季、月下达给基层部门,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此外,对线损的小指标,如电表实际读数率、电压合格率、电容率可用率、电容器投入率、节能活动等也要进行考核,奖惩分明,以调动员工的管理积极性。
2.无功功率管理除了正常的功率因数考核,针对部分用户只关心功率因数是否大于0.9,不关注无功倒送的情况,在用电量大、功率因数接近1的用户处选择性安装双向无功电能表;根据负载用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投切依据。
3.谐波管理随着电网中非线性用电负荷的增加,如整流设备、电冶设备、电力机车、节能电器、荧光灯、电视机、计算机等。配电系统中的谐波污染日益严重。谐波不仅会降低系统的功率因数,还会在设备和线路中产生热效应,造成功率损耗。因此,用电管理部门应检查该系统是否存在谐波及其污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4.测量管理正确的电能计量不仅是降低线损的基础,也是考核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电能表应定期校验,并及时调整放大倍数,以减少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关键部位的电能表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全电子式电能表,尽可能推广集中抄表系统。
5.统计分析线损统计应按区域、区段、电压等级进行,定期分析线损现状,分析电压无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线损指标的完成。制作月度和年度线损率曲线,掌握系统的有功和无功潮流、功率因数、电压和线损,为满足下一年度负荷增长、提高电能质量、系统经济运行和制定降损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