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晓宇认为,目前,导航电子地图是导航产品最基础、最核心的元素。近年来,在汽车、个人和互联网导航产品需求的带动下,发展迅速。与普通电子地图不同,目前的导航电子地图一般可以提供全国上百个大中城市的各种交通道路的详细、全面的信息,如单向交通、单向通行、禁行方向、禁行时间、道路分类、主辅路出入口等。因此,2006年新推出的一些主流导航产品和服务正在迅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导航产品正在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为大家所熟悉。
GPS导航产品的广阔前景吸引了众多厂商的加入。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信行业推出了基于手机的手持导航服务,以奔驰、宝马、大众、本田为代表的汽车行业不断拓展车载导航在其新车型中的应用。三大产业及周边相关配套产业对通航产业的未来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一致性”。
江苏新科副总经理范表示:“未来,用户在出行时,将可以通过导航系统选择自己的道路,对于堵车路段和高速路段,将有更多的智能标志。”。同时,未来车载GPS导航甚至可以帮助用户找回丢失的车辆,在一到两年内,内置GPS导航系统的国产车将会非常普及。新科刚刚推出了迄今为止最“豪华”的导航地图——新科GPS2007专业导航地图和最新的导航软件,包括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顶级“3D”导航技术和新科自主研发的超灵敏搜索引擎,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下,
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表示,经过10多年的研发和产业实践,中国的导航产业已初步成为高技术产业。在“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消费电子领域,卫星导航的应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以车载应用为主体转变为以个人消费应用为主流的市场格局。因此,在此背景下,通航产业开始涵盖汽车、通信、IT三大行业,并日益渗透到车站、银行、医院、酒店、加油站等与普通市民生活相关的领域。
艾国祥表示,如今,在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进入“快车道”,呈现新一轮增长。在这种状态下,通航产业即将解决制定行业标准、完善产业链等重要问题,使通航产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
业内专家在调查了目前纺织企业的运行设备后认为,我国纺织企业七八十年代生产的设备约占全部设备的30%,但总用电量约占30%至50%。其中交流电机约占75%。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各类电机的加权平均运行效率比国外低3 ~ 5个百分点,加热系统和泵的效率比发达国家低2 ~ 3个百分点,整体使用的电机驱动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低近20%。如果电机按总容量的10%进行改造,按年均运行4000小时计算,节电率可达20% ~ 25%。可见,电机系统节能是目前我国纺织机械设备节能市场中最具商业潜力的领域。例如,近年来郑州纺机公司开发的日产200吨及以上的聚酯短纤成套设备,大量采用了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和信息传感技术,使这种大容量聚酯短纤成套设备达到了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相同产能下,一条200吨/天的生产线比两条100吨/天的生产线可减少投资32%,占地面积53%,人工成本40%。此外,宏达研究所研发的高速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由于采用了伺服电机、PLC、人机界面等技术,可以将纺丝、水洗、烘干上油、卷绕成筒等多道加工工序集成在一起。,大大缩短了整个流程时间;通过在管中成形,纺丝速度提高到140米/分钟。目前,高速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需要解决连续纺丝原液的质量指标、高速纺丝工艺参数、后处理罗拉的选材和加工、卷绕机构和筒管成型等技术问题。高新技术的采用,为提高纱线质量和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物质保障。
纺织行业在我国能耗行业中,虽然能耗小于电力、能源、造纸等行业,但在使用的电机总容量中,变频控制的电机不到20%。变频电机在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的市场份额不到15%,而中国变频器市场在过去10年保持了26.8%的高速增长。未来10年,中国纺织机械设备对变频器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随着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变频器在纺织机械行业的市场潜力将达到50亿-100亿元。近年来,大量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中国纺织工业的装备水平。在这一点上,机电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成套设备效果最为明显。电子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各运动机构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主要包括电子送经、电子卷取、引纬系统和选纬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电控系统优化了各机构的动作,提高了工艺适应性,使设备具有自动改变织物设计、自动检测分析织物疵点、自动调整纬密误差等功能。解决了电子多臂机、电子提花装置、电子储纬装置、电子选纬器等纺织机械关键附件的高速适应性,提高了织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产品。其中40%是日本品牌,30%是欧美品牌,另外10%是中国台湾省的品牌。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只有20% ~ 25%。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使用的电控系统的主导品牌,如高压变频器、PLC、伺服等,大多是西门子、ABB、东芝、三菱、LG,而低压变频器则是西门子、ABB、三菱的市场主导品牌。虽然国内的蓝森、立德华府、和康益生、山东风光、汇丰等产品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台湾的台达、康沃、蒲川等品牌在mainland China发展势头良好,但与西门子、ABB等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国产电机在通用性和稳定性上与世界品牌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提高产品的性能,尤其是产品的效率,已经成为中国电机制造商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