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类型和引脚的识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衡量判断的方法,作者总结了四个公式:“三逆,求底;PN结,固定管型;沿箭头方向,偏转较大;不确定,动动嘴。”让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一,三,把它倒过来,找到底座。众所周知,三极管是一种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NPN型和PNP型。
测试三极管应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选用R×100或R×1k档。对于指针式万用表,红色探针连接到仪表中电池的负极,而黑色探针连接到仪表中电池的正极。假设我们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还是PNP,也分不清每个管脚是哪个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确定哪个引脚是基座。这时,我们选择两个电极(例如两个电极为1和2),用一个万用表的两个探头倒过来测量它的正负电阻,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然后,取两个电极1和3,两个电极2和3,倒过来测量它们的正负电阻,观察指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倒立测量中,一定有两次测量结果相似:即在倒立测量中,手的第一偏转大,第一偏转小;剩余时间必须是反向测量。测量前后指针的偏转角很小。这一次,未测量的pin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基础。
二。PN结,固定管型找到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的PN结方向来确定管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的黑色表笔接触底座,红色表笔接触其他两个电极中的任何一个。如果仪表指针偏转角度大,说明被测三极管是NPN型管;如果仪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则被测管为PNP型。
第三,跟着箭头走,大挠度。找出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穿透电流ICEO来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对于NPN三极管,根据电流流过NPN三极管的原理,用万用表的黑色和红色探针测量两极之间的正负电阻Rce和Rec。虽然万用表指针在两次测量中的偏转角都很小,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总会有一次偏转角稍微大一点。此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探头→c极→b极→e极→红探头,电流流向刚好。(2)对于PNP三极管,原理类似于NPN,其电流流向必须是:黑探针→e极→b极→c极→红探针,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探针必须接发射极E,红探针必须接集电极c。
四、无法测量,动动嘴
如果在“顺着箭头走,偏差大”的测量过程中,如果反转前后两个测量指针的偏差太小,无法分辨,就要“动动嘴”了。具体来说,在“大挠度跟随箭头”的两次测量中,分别用双手握住两个探头和插针的接头,用嘴(或用舌头)握住基极B,仍然使用“大挠度跟随箭头”的判别方法来区分集电极C和发射极e,其中人体为了使效果更明显,充当了DC偏置电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