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家庭自动化、车载信息娱乐、数字标牌、IP摄像头、远程医疗等领域已经实现了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你可以在车内实时享受各种娱乐和新闻资讯。通过家庭自动化,可以在忘记带钥匙的时候开门,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可以实时控制数字标牌广告内容的变化。尽管互联网为我们描绘了各种美好的未来,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网络容量能否满足需求。据统计,到2011年,网络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宽带接入。“这对基础设施扩展、带宽、服务内容和内容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戴维斯说。“此外,嵌入式应用的增长需要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已经超过了个人PC和服务器。而功能强大的处理器已经在上述市场使用,这将是更大的机会。”
英特尔已在该领域展开全面部署,通过高性能计算支持嵌入式应用。公司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200W系统功耗的至强处理器系列,在可扩展性能和低功耗应用领域有50 ~ 200 W系统功耗的酷睿2/奔腾/赛扬系列。今年4月,英特尔发布了其低功耗、小体积的Atom处理器SoC,其下一代产品Tolapai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嵌入式设备的生命周期比PC和服务器长得多,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个七年的生命周期计划。”他说。
以工厂自动化为例,它通常包括两条总线,一条是工业总线,连接基础设施,另一条是实时以太网总线,用于移动控制、PC诊断等工业控制设备。两个总线设备之间的信息不能通信。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的目的是将两条总线上的设备进行通信,实现信息共享。
另一个应用数字安全监控,它通过数字视频监控增强企业安全性。具体来说就是利用IP摄像头和各种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从而确认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第三个例子是通过IVI提供诸如紧急服务、汽车诊断和维护、免提电话、实时交通路线和被盗车辆跟踪的信息。
“在以上三个领域,我们和很多厂商都有合作,比如固科、海康威视、合正科技,这些厂商都采用了嵌入式英特尔架构。”戴维斯说,“嵌入式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已经为下一个数十亿联网设备做好了准备。”
英特尔积极布局嵌入式市场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整合多种产品和架构。Doug指出“各种架构的集成会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对于嵌入式市场,融合是关键。”虽然英特尔对嵌入式市场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但其竞争对手ARM在该市场的出色表现也不容小觑。英特尔嵌入式事业部中国区销售和市场总监程表示,采用英特尔的IV架构可以实现软件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他说:“确实有许多供应商提供基于ARM架构的产品,但客户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软件应用能力。基于IV架构的工具非常优秀,可以在一些软件的基础上重用。同时,基于ARM的产品可以通过软件快速转换,进一步支持英特尔架构。从整体成本来看,英特尔的产品无疑更有价值。”
“对于基于ARM架构的产品,不仅要考虑不同ARM产品之间的软件兼容性,还要考虑不同代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但是,基于英特尔架构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英特尔中国嵌入式事业部市场总监郭补充道。他指出,对于嵌入式系统,目前的趋势是紧密连接不同的设备。无论大型还是小型产品,制造商都需要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比如英特尔有200W、75W、5W等不同的处理器。“我们有一整个系列的产品,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无缝平台。很明显,其他厂商只能提供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具备提供完整产品的能力。我们希望有一个通用的互联网平台,其他嵌入式设备可以同时共享这些应用,这是ARM架构无法实现的。相反,英特尔的产品可用于所有应用”。一个例子就是基于ARM架构的产品不支持某些播放格式,这就是区别。
当然,上述观点不会得到ARM的认可,ARM中国区总裁谭俊对此进行了回应。他说嵌入式系统不同于PC系统。PC系统主要针对计算需求和一些工业应用。它是一个小众市场,它的硬件是标准化的,所以软件可以重用。然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是非标准化的,因为嵌入式系统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所以系统上的应用也是多样的。因此,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来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根据不同的用户和不同的应用对象,硬件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进行重写。
“这与所采用的架构没有直接关系,”谭俊说。虽然软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重写,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功能可以重用。比如很多嵌入式系统都有音视频解码功能,相同标准/格式的音视频解码软件可以在不同的嵌入式系统中重用。"不能绝对地说软件在嵌入式系统中不可重用."
谭俊表示,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年出货量已经达到30多亿,远远高于英特尔的X86架构。如何在最小化开发成本的同时,为这些不同的应用开发相应的软件?“上面提到的软件共享复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ARM架构的向后兼容也保证了这种软件共享复用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