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伺服市场长期以来为日本和欧美企业牢牢占据

   2022-10-31 工业品商城116
核心提示:埃斯顿是一家在锻压机床自动控制市场长期占据领先地位的本土公司。投入了八年,从一开始的50万到500万,到这几年的几千万。埃斯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敢于挑战国际品牌,迫使国外品牌调整伺服营销方式和定价策略的企业。一位正在机械领域考察、寻找投资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总监近日表示:“目前当地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伺服企业

埃斯顿是一家在锻压机床自动控制市场长期占据领先地位的本土公司。投入了八年,从一开始的50万到500万,到这几年的几千万。埃斯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敢于挑战国际品牌,迫使国外品牌调整伺服营销方式和定价策略的企业。

一位正在机械领域考察、寻找投资项目的私募股权投资总监近日表示:“目前当地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伺服企业不超过20家。”

国内伺服市场早已被日本、欧美企业牢牢占据。近年来,随着台达、东元等台湾地区品牌的进入,以及国产伺服的增长,国内伺服市场开始略有松动,但行业话语权仍被外资品牌掌控。尤其是高端通用伺服系统更是国外品牌的天下。松下、三菱、三洋、富士、安川、施耐德、西门子、ABB、伦茨等跨国巨头长期垄断中国市场。

如今,跨国公司已经强烈感受到中国这个新市场的巨大容量。以纺织机械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的运动控制升级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大约有500万到600万台工业缝纫机,但只有10%左右使用伺服控制系统。以包装印刷机械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对高端伺服需求旺盛。此外,根据国家数控系统及装备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伺服行业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在这种形势下,近年来,很多基金和投资公司都关注了埃斯顿伺服。8月1日,埃斯顿内部人士向《中国工业报》透露,从2006年开始,就有不少来自新加坡、欧洲和中国的投资公司前来考察。“目前公司所有投资仍完全使用自有资金,公司管理团队始终坚持行业景气度处于上升通道。因此,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寻求上市时,它仍希望保持谨慎。整体投资环境可能会趋于寒冬,但是机械电子行业的出口和产能升级产品的升级还是可以形成一定的小气候的。”上述人士表示。

该人士还表示,国内很多私募基金了解到了埃斯顿,大部分都是下游厂商推荐的。“我们在业内的口碑应该还是很好的。”凭借性价比优势,埃斯顿伺服从2006年开始快速发展,2007年业绩增长约7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06年,埃斯顿通过了德国莱茵TUV专业检测机构的CE认证。CE认证作为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和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拿到这个证书,意味着以性价比取胜的埃斯顿可以去欧洲‘战斗’了。”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2007年,埃斯顿开始研发附加值更高、技术要求更高的高端伺服产品。目前,埃斯顿公司交流的伺服产品种类甚至超过了松下和日本三洋。在埃斯顿伺服的产品结构中,60%已经是中高端。吴波表示,公司伺服业务未来的一大重点将是海外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庞大的伺服市场为本土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缺口。国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也给了本土企业做强做大的机会。此外,随着对中国营销环境的熟悉,国产伺服的业务增长前景可期。

但整个伺服行业还存在着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由于交流伺服系统是自动控制的基础部件,应用范围很广,但对运动控制的精度、性能、功能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存在技术壁垒。”吴波说,这也是外国品牌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

此外,目前很多跨国伺服品牌仍由部分企业指定。虽然有一些与配套企业使用习惯有关的因素,但国产伺服整体品牌形象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埃斯顿立志“做中国最好的伺服”,逐渐成为国产伺服的风向标,但其总经理吴波依然忧心忡忡:“我们要突破的瓶颈,还是在高端伺服的核心技术领域。”正因为如此,埃斯顿才不在乎R&D投资的成本,它的开发和测试设备都是国际顶尖的仪器,价值数百万美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