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国企业对制造自动化的投资不仅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中找到了利润链的上游。
事实上,除了制造业的内生需求,自动化发展的另一个助推力来自政府。9月1日,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开幕。这是中国制造业最大的展会。特别开辟了“工业自动化与电力传动”展区。用高科技自动化带动制造业已经成为共识。
1992年3月,福州大学自动化系教师陈新初以10万元的原始资金创办了福建达夫自动化工程服务中心。截至2007年底,达夫自动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电气产品分销商和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年产值超过20亿元。
1993年10月和1998年10月,中心先后承担了福建省自动化技术中试基地和工业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2000年4月,改制为公司。
该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元兴告诉记者,快速发展是因为自动化行业市场容量大。另一方面来自于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工业信息化和节能减排的大力推动。"原来可有可无的设备现在必须投入使用."
据透露,在福州瓷都闽清县,多家陶瓷生产企业不约而同地安装了自动控制设备,耗资约一两百万元,目的是减少污染,节能减排。
郑元兴分析,除了大型制造企业委托相关设计院寻找成套设备供应商带来的商机外,很多无力培养自动化人才的中小企业对机械工艺设计自动化的需求很大,工业信息化普遍外包。
与此同时,一线自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目前国内几家自动化企业实力差不多,产值有可能达到百亿大关。如果没有,就会下去。”郑元兴笑着说。
随着人力资源的逐渐短缺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自动化越来越受到国内众多厂商的青睐。在欧美发达国家,机器能做的基本都被机器替代了,也就是自动化深入到生产线和家庭线。比如PLC的生产,在国外最先进的工厂,几乎没有人,全部是自动化设备值班,24小时工作。
预计该公司将根据美国经济的疲软状况,在未来几个季度进一步下调预期。2007年,全球芯片市场增长了3.8%,总收入达到2740亿美元。
在artner于新加坡举行的第14届全球半导体年度路演上,分析师JohnBarber发表演讲称,“2008年上半年,电子产品的终端市场需求非常稳定,但台湾省产业报告显示半导体市场正在恶化。”
他表示:我们应该为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极其疲软的市场状况做好准备。未来的恢复之路可能会很艰难。”他补充说,该行业可能会在2010年上半年开始重组。全球最大的两家芯片代工厂TSMC和UMC上月对第三季度需求放缓表示担忧,因为客户正试图清理过剩库存。
Gartner还表示,亚太地区笔记本电脑、手机和MP3播放器的芯片需求依然强劲,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和印度市场。四年后,亚太地区的芯片销量有望占到全球的58%左右,超过去年的55%。
Gartner分析师PhilipKoh表示,2012年全球芯片需求的62%将来自中国(包括香港),高于去年的约59%,但增速将放缓至个位数。2012年,印度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将从去年的3%上升到5%。Koh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中国和印度以外的新兴市场签署生产合同,越南和泰国预计将成为该地区的增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