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当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能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时,许多变频、供电、伺服的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已将目光投向风能和太阳能市场,研究生产相应的变频、伺服、供电等电力电子器件,其中电力电子器件的技术将决定器件的水平。会上,深圳市节能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曹在发言中表示,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曹,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能源和节能工作。参加完这次会议后,他还表示,电力电子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着光明的前景。他说:“没有现在的电力电子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新能源;没有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介入,就没有新能源的未来。”
电力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从晶闸管到IGBT、MOSFET,再到PIC和软开关,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电力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行业。
其中,风力发电被认为是21世纪中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现实的选择。因此,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一些人同意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来应对能源危机。有人反对,由于我国风电技术不成熟,风电行业普遍亏损,风电容量在并网装机容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风电功率的随机波动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一大课题。电子技术能否继续创新,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解决能源危机,还有待观察。但笔者认为,正如曹高级工程师所说,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预示着这种新能源的未来,需要的只是业内人士更多的努力。
近年来,国内磁性材料行业有了很大发展,年增长率超过20%。现在,中国的磁性材料产业在产量上已经初具规模。中低档产品占据了较大的国际市场,在高档产品方面开始形成竞争力。
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近年来稳步发展,中国电子元器件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0%,居世界第一。然而,从销售额来看,中国的电子元件占全球总销售额的比例不足。中国生产的电容器、电阻器、磁性材料、电子变压器、压电石英晶体器件、电声器件、微特电机、印刷电路板等产量居世界首位,一半以上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印刷电路板、电声器件、微特电机、电连接器、电容器、电子变压器是中国电子元器件出口创汇的支柱产品。然而,近年来,中国电子元器件进出口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受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影响;另一方面,国产元器件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高档产品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新功能、新结构、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仍然需要进口,整机国产化率仍然较低。
根据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特点,未来几年元器件行业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首先,中国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技术档次,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使中国电子元器件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其次,突破关键元器件技术,电子元器件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再次,片式电子元器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市场需求大,而且充分体现了规模经济的特点。如果把材料、零配件、设备、仪器等上下游产品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产业规模会更大,效益会更明显。最后,要抓住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推进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以资本为纽带,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培育中国电子元器件跨国公司,打造世界级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努力提高国内外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中国电子元器件的快速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