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产品需求旺盛,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有效。工业自动化系统及仪器、光学、分析、电子测量、测试机等科学仪器设备、测绘仪器、医疗仪器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称重仪器、水表、煤气表等供应仪器快速增长。特别是DCS、智能仪器仪表、数字化测绘仪器、多功能电能表及输电管理系统、电子燃气表等高科技产品增长迅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S系统和仪表已广泛应用于30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中小型石化项目和公用事业。国产DCS系统也开始进入60万千瓦火电机组,自主研发的油田两相流测量设备也成功进入中东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全球控制阀市场接近30亿美元,预计到2007年底将达到3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
但部分行业的需求受到国家政策和行业特点的限制。需求及价格走势预测目前国内电工仪器仪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整个行业处于微利状态。然而,一些高科技产品(如电子电能表等。)相比老产品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企业经济类型的变化加快。通过重组、转型等相关措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明显加快,增速达到两位数,呈现出走出低谷、减少贫困的势头。与前几年相比,民营企业发展势头明显放缓。外资企业迅速崛起,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超过全行业半壁江山,资产投入远超国企和民企。
进出口继续增长。2004年预计进口可超过120亿美元,但增速预计比去年同期下降10~13个百分点。进口产品中,DCS、PLC、工业自动化仪表、半导体晶圆及元件测试仪器、电子通讯测试仪器、光学仪器、分析仪器等。大幅增加;电度表、水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衡器等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继续下降。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的仪器仪表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生产状况不尽如人意。几乎所有的高档和大型仪器设备都依赖进口,中端产品和许多关键部件的国内市场,外国公司占了60%以上。而国产分析仪器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到千分之三。国产仪器与进口产品差距明显。为什么?据相关分析,除了国内企业产品整体质量落后于进口产品外,政策保护的缺失也是导致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风光无限的一个因素。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高科技自动化仪器及系统、科学测试仪器、传感器元器件等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是进口和合资产品。国内企业在引进、合资、国产化过程中,缺乏对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无法自主升级产品,重复引进现象严重。随着中国加入WTO,仪器仪表关税将进一步降低,外国企业将加快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