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申请知识产权的确认程序需要半年时间。等到企业真正拿到知识产权,产品就没有市场了。就像这样,很多有线公司一般不会和模仿他们的公司打官司。他们认为开发新产品比打官司好得多。因为即使官司打赢了,你也不一定能得到赔偿,即使有,和模仿带来的损失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而且模仿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判断标准,往往草草收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给模仿者留下了空间,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模仿而不受法律追究。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对有线电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没有提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加上行业的弊端和制度的不完善,电缆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主要通过企业自律来完成。只有通过自律,才能提高行业对知识产权的合理应用和有效保护意识,使企业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从而遏制侵权行为。
首先,有线企业自身要树立强烈的维权意识,坚决打击侵权企业。
其次,有线电视公司本身也要注重原创。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掌握电缆外观的专利保护程度非常重要。很多企业认为申请外观专利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一些线缆企业申请部分专利来保护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好方法。现在有很多线缆公司的设计师是专门做线缆外形设计的,但是这些设计师是给很多厂家做设计的,难免有相同的想法和风格。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抛开市场风格,打造自己的专业设计团队。
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对继电器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小型化和片状化。比如用IC封装的军用TO-5 (8.5× 8.5× 7.0mm)继电器,抗震性高,可以使设备更加可靠。第二,组合多功能,可兼容IC和内置放大器,要求灵敏度提高到微瓦级;三是全固化。固态继电器灵敏度高,能防止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继电器对微机的需求显著增加,带微处理器的继电器将会迅速发展。80年代初,美国生产的数字时间继电器可以用指令控制继电器,继电器和微处理器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小而完善的控制系统。目前,由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增加。现在,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系统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低成本的继电器,并可以自动完成各种操作和测试。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继电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整个继电器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光纤将是未来信息社会传输的大动脉,随着光纤通信、光传感、光计算机和光信息处理技术的推进,将出现光纤继电器、干簧管光纤开关等新型继电器。
光学技术将极大地促进中继技术。为了实现光计算机的可靠运行,研制了双稳态继电器。
为了提高航空、航天继电器的可靠性,期望将继电器故障率从目前的0.1PPM降低到0.01PPM。载人空间站要求达到0.001PPM,耐温要求在200℃以上,耐振要求高于490m/s,能承受2.32×10(4)C/Kg的α射线辐射。为了满足空间要求,必须加强可靠性研究,建立专用的高可靠性生产线。
新型特种结构材料、新型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光电材料、吸氧磁性材料、温敏磁性材料和非晶软磁材料的发展,对新型磁保持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原理、新效应的继电器必将出现。
随着微电子和芯片技术的进步。继电器将向小型化和表面贴装方向发展,二维和三维尺寸只有几毫米;目前国际上一些厂商生产的继电器体积只有5 ~ 10年前的1/4 ~ 1/8。因为整个电子机器在体积减小的情况下,需要一个高度不超过其他电子元件的更小的继电器。通信设备制造商更渴望密集继电器。日本富士通高美泽公司生产的一款BA系列超密信号继电器,尺寸仅为14.9(W)×7.4(D)×9.7(H)mm,主要用于传真机和调制解调器,可承受3kV波动电压。该公司推出的AS系列表贴继电器体积只有14 (W) × 9 (D) × 6.5 (H) mm。
电力继电器领域尤其需要安全可靠的继电器,如高绝缘继电器。日本富士通高美泽推出的JV系列功率继电器包含五个放大器,采用高绝缘小截面设计,尺寸为17.5 (W) × 10 (D) × 12.5 (H) mm,由于机芯与外缘之间采用了加强绝缘系统,绝缘性能达到5kV。日本NEC推出的MR82系列功率继电器功耗只有200mW。
在继电器内部安装放大、延时、触点抖动消除、灭弧、遥控、组合逻辑等各种电路,可以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随着SOP技术(小轮廓封装)的突破,厂商可能会把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在一起。继电器和微处理器的结合将具有更广泛的特殊控制功能,从而实现高度智能化。
新技术的兴起,将推动各种不同原理、不同性能、不同结构、不同用途的继电器竞相发展。在科技进步、需求牵引和敏感、功能材料发展的推动下,温度、射频、高压、高绝缘、低热位、非电量控制继电器等特种继电器的性能将日益提高。
自电话中继首次使用以来,电磁中继已有150多年的历史。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初光耦合技术的突破,固态继电器(SSR)异军突起。与传统继电器相比,它具有寿命长、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等优点。固态继电器无机械开关,具有与微处理器兼容性高、高速、抗冲击、抗振动、低泄漏等重要特性。同时,由于这款产品没有机械触点,不会产生电磁噪音,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电阻、电容等元件来保持安静。然而,传统继电器需要这些附加元件,因此传统继电器通常体积大、复杂且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