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2-11-09 工业品商城101
核心提示:目前正面临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外服务器企业都在努力制定和推出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标准,构建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基础设施、存储、交换、应用的全方位产业生态链,其中刀片服务器就是典型产品。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各大厂商都在推广自己的标准。现在是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体

目前正面临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外服务器企业都在努力制定和推出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标准,构建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基础设施、存储、交换、应用的全方位产业生态链,其中刀片服务器就是典型产品。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各大厂商都在推广自己的标准。现在是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体系的好时机。加快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化对我国服务器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不仅关系到民族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关键战略应用领域的国防安全。

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化委员会)现已发展到30多个成员,涉及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交换存储、基础设施等领域。截至目前,高标委已成立刀片服务器标准和服务器节能标准工作组,并与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联合组建了服务器节能评测实验室。目前由高标委起草的《集群操作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要求》和《刀片服务器管理模块技术要求》两项电子行业标准即将进入公示期。如果公示期内没有重要异议,上述标准有望在今年内正式颁布,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首个行业推荐性标准。在上述两项标准的基础上,2008年,高标委组织申报了5项新的标准提案,包括《刀片服务器计算模块电气技术要求》、《刀片服务器计算模块固件技术要求》、《刀片服务器计算模块机械技术要求》、《高性能计算机高级内存缓冲芯片(AMB)节能标准》、《服务器节能技术要求》。目前,高标准委将以刀片服务器、节能和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应用为重点,稳步推进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并将于今年筹备成立高性能计算机产业联盟,希望从技术、标准、市场三个方面构建中国服务器产业大生态。

目前,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运算速度超过1000亿次的曙光5000A走下生产线,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研制生产1000亿次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曙光5000A集成了大量高性能技术,包括全新的“超并行处理”架构,简称HPP)、基于四路高密度刀片服务器架构的超并行节点、基于16端口4x5Gbps交换芯片的超并行互联网络、高性能直接地址访问核间通信软件、高性能全局(组)同步机制、高性能TCP/IP、高性能可移植并行语言编译器、自动并行编译工具ParaORC、高性能虚拟化软件、高性能并行文件系统 大规模分层高性能计算机自管理软件、多级系统级健壮性技术、面向数万处理器的新型基础并行算法、自适应电源管理、应用加速器等多项技术。

可以说,从技术上看,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与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有三到五年的差距,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真正的成功更多的是指市场的成功,技术转化为市场价值的成功。主要原因如下:

1)中国的民族服务器产业在全球乃至中国市场中仍占极小的比重,约占全球的1%,占中国服务器市场的30%(资料来源:IDC,2007)。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市场大多被国外跨国巨头所垄断,甚至在很多领域被垄断,如金融、电信等诸多领域;
2)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良性生态环境尚未形成,涉及到芯片、操作系统、编译器、并行计算环境、上层应用软件、算法、存储系统、交换系统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均衡发展。,以及技术、资本、人才、产业、学术界的均衡发展与协调。
3)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弱,国内很多民族服务器企业还停留在代工、ODM R&D、代工销售的阶段。
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目前,虽然学术界和工业界通过基于可重构计算、混合异构结构、高性能编程模型和编程语言、架构创新等相关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了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效率,降低了中心机房面积、功耗和系统管理的一系列压力,更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但必须看到,与实现高性能计算的总体目标相比,上述技术突破还远远不是冰山一角。未来几年,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将继续高速发展,新的机遇和曙光将在发展过程中诞生。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标准化的投入。这两方面都不能放松,一定要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发展壮大我们的民族服务器产业,我们才能得到它。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