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应用日益广泛。记者在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上采访时发现,集照明、供电等功能于一体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建筑节能的新趋势。
在博览会上,一栋两层楼高、设施齐全的节能房屋矗立在展厅中,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在地板外侧,层层铺开的太阳能电池板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室内电灯、电器和厨房使用。
据了解,太阳能转换装置的原理是:在白天,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光能被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成电能,通过控制器储存在蓄电池中。随着颜色逐渐变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也在不断降低。当工作电压下降到电池的最低保护电压时,控制器切断充电电路,停止充电,同时闭合放电电路,使电池向光源供电,实现照明。
博览会上,多家国内外企业推出了多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据专家介绍,这种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一般适用于住宅、广场、道路等的照明。,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外部,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既节省空间又节约能源。
目前,山省内企业引进了全套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太阳能电池封装生产线及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可规模化、自动化生产160瓦以下各种功率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组件,年产量5兆瓦,相当于10个小水电站。
变频器是节能的关键设备。据网络媒体统计,目前我国至少有1.8亿千瓦具有变负荷和节能潜力的电机,这为变频器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变频器的应用已经从常见的风机、水泵扩展到食品、饮料、物流、楼宇等。,新的节能领域不断开拓,功能也不断升级和多样化。一方面是可以补偿负载变化的全数字自适应、自整定技术,特别是具有通讯、联网功能的分布式高端变频器,集成PLC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简单的或行业专用的变频器,以及机电一体化和小型化的变频器。此外,由于新型高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高压和中压变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
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你不善待自然,你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过去的雪灾和洪水就是生动的例子。因此,RoHS(限制在电气和电子设备中使用有害物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该法规的要求,从2006年7月1日起,欧盟生产和销售的新电子/电气设备不得含有超过规定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六种有害物质,因为这些物质不仅对健康有害,更重要的是严重污染环境。早在2004年8月13日,所有欧盟成员国就被迫将该条例纳入本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目前很多自动化领域的大公司都特别注明自己的产品符合RoHS规定。
传统的钢索控制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车身控制的需要。目前车身控制方式正从分散式向集成分布式转变,同时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安全化、机电一体化将成为车身控制的发展趋势。
今年年初,汽车行业一直认为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1000万辆,但突如其来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业界大吃一惊。今年,中国汽车工业生产约960万辆汽车,同比增长率约为10%,而全球汽车产量下降。但是,汽车产量的下降并不等同于汽车电子的下降。尤其是人们对汽车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推动了汽车车身控制技术的不断升级,前景看好。甚至有人说,金融危机给汽车电子的技术发展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传统的钢索控制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车身控制的需要。目前车身控制方式正从分散式向集成分布式转变,同时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安全化、机电一体化将成为车身控制的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冲击导致全球市场不景气,所以汽车和汽车电子的增速肯定会放缓,而一些本土的汽车电子(包括车身控制)产品可能会增长,比如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AFS(主动转向控制系统)、智能钥匙、导航系统、辅助倒车系统。”恒润科技网络技术部经理欧阳伊势告诉记者。
我们注意到国内很多车厂的电子车身比例还不是很高。随着购车者对电子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商必须增加电子汽车的比例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以确保销售业绩。“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车身的电子控制技术会越来越丰富,技术含量也会越来越高,其未来的前景应该是非常光明的。”飞思卡尔半导体汽车电子工程经理康晓顿说。
“国内车企的本土化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随着他们技术的不断提升,他们会自主研发更多的车身控制单元,逐步将车身电子技术扩展到不同的车型。”恩智浦半导体汽车电子大中华区技术支持工程师王艳也看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
从技术发展来看,为了在保证安全和高性能的前提下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原来用多个控制器实现简单功能的方式将逐渐被功能复杂的集中控制方式所取代。要解决目前相对复杂的控制机制中的功能升级问题,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保证整个方案的低成本,需要一级电子供应商投入更多的精力发展技术领域,突破现有的瓶颈,掌握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转化为汽车电子领域技术发展的兴奋剂。”NEC中国区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总监赵明宇告诉记者。
车身控制器可以视为一种创新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也可以为最终用户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现有的功能,或者以相同的成本实现新的功能。“虽然整体经济形势会放缓,但只要供应商能够为OEM厂商提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市场策略的产品,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仍然会有新的机会,车身控制器就是这类产品的典型之一。”大陆车身与安全事业部执行董事PhilippeCé说。
然而,一些人对现有的经济形式表示了一些担忧。车身控制技术的发展会遵循三个因素:需求、购买力、法规,前景不可预测。车身系统主要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在经济动荡、购买力下降的时期,对舒适性的需求会明显降低。所以这两年车身控制技术会往两个方向发展:安全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