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业内资深人士,武士敏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家必须用正确的理念引导企业进行理性竞争,才能渡过难关。同时,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投资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开发方向,加强产业政策支持领域的产品研发。此外,应加强市场调查和经济形势研究,对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同时也要重视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和投资。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意识,充实企业的闲散资金,才能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
“从过去光纤光缆行业的经验来看,在市场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对加快技术升级和促进产品优化有着强烈的热情,行业重组和资产重组的意愿会增强并取得实际进展。因此,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产业应合理利用这一特殊时期产生的市场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进程;并积极开发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电线电缆产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升竞争力。”武士敏说。
但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所(CRU)的研究数据,中国电线电缆企业在面临上述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机遇的召唤。
根据CRU的估计,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未来30年用电量将翻一番。分布式新能源电厂的增加、地下电缆的高需求、发展中国家的电力需求以及发达国家老旧电力设施的更新换代,将导致世界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不断增加。
但是,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风电电缆、海底电缆、可弯曲无损光纤、高压DC电缆等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相当乐观。但是,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创新来提高产品的性能,以适应更苛刻的条件。
11月26日,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公司、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签署协议,共建中科院网格超级计算平台。在协议签署后的媒体问答环节,当被新浪科技问及国产CPU与国外CPU的差距时,李国杰表示,国产CPU的设计并没有落后于国外的英特尔、AMD,“没有我们不知道的核心技术”。
金融危机必然导致我国机电出口企业的重新洗牌,但也带来了机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世界市场对来自中国的机电产品仍有很大需求。目前国际采购资金普遍紧张,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一些竞争力强、性价比高、内部管理水平高的机电出口龙头企业并不担心退税率的调整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在金融风暴中生存下来,并进行战略调整,一旦国际市场回暖,他们将很快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海外不良账款的大量存在一直是困扰出口企业的难题。金融危机凸显了这一矛盾,但也使得企业对海外账户的管理前所未有的重视,主动对冲行动会增多。因此,此次危机很可能成为中国机电企业解决海外坏账、进一步提高抵御国际贸易风险能力的契机。
同时,李国杰指出,虽然国产处理器的设计并不落后,但生产却跟不上,这使得龙芯落后英特尔主流产品两到三年(一代半)。“我们找不到地方来封装我们设计的超过1000个引脚的处理器。英特尔在苏州有封装测试工厂,但只测试自己的处理器。”在制造技术方面,“英特尔的主流技术是45nm,我们的制造技术还是90nm,65。
目前已申报的“核高基金”专项资金中,有一项是“高性能通用芯片”。在国家巨额资金的支持下,国内的加工商还要多久才能赶上国外?中国无数人对此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