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器王国”兴衰的启示

   2022-11-16 工业品商城109
核心提示:位于沿海的柳市的人们过去过着贫穷的生活。家家有好饭吃,却没有饭吃。镇上的人经常为了区区100磅红薯,把十几岁的女儿送到山里。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当场结婚。现在国内知名企业家南存辉,70年代末因家境贫寒辍学,至今仍以修鞋为生。他说修一双鞋能赚三分五分钱,他很开心。但柳市人并不像其他地方的穷人那样逆来顺受,甘

位于沿海的柳市的人们过去过着贫穷的生活。家家有好饭吃,却没有饭吃。镇上的人经常为了区区100磅红薯,把十几岁的女儿送到山里。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当场结婚。现在国内知名企业家南存辉,70年代末因家境贫寒辍学,至今仍以修鞋为生。他说修一双鞋能赚三分五分钱,他很开心。

但柳市人并不像其他地方的穷人那样逆来顺受,甘于贫穷。他们从不甘于苦日子,却像久旱甘霖一样,强烈向往着生命和命运的图腾——财富。

发财赚钱!致富创业!百万柳市人生存的动力,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称此为:这是柳市最原始、最有价值的“东方起点”。

于是,在全国“切尾”的时代,一些“致富欲望”极其强烈的柳市人利用修理农机具的基础,竭尽全力寻找一条致富之路——交通便利、节约资源、制作简单的低压电器等配件。白天被勒令在“反资本主义课”上“洗脑”,晚上还敢溜进“地下工厂”寻欢作乐。

财富是自己创造的。被称为“电器元老”的陈庆耀、柳城区明洞公社马仁桥大队等农民是柳市人创富的先行者。上世纪70年代末,他与陈同典等三人合伙,大胆创办明东五金电器配件厂,在政府眼皮底下悄悄生产开关按钮、触点等简易电器配件。有一次,他们接了一笔35万的订单,在当地引起了财富轰动。

“邻里效应”和“财富榜样”被圈子和层级放大。卢庄村和上横村的农民争相效仿。出门去码头,跑供销,做木匠,泥水匠等人经过上海的必经之路,悄悄带上了行程开关,接触器,交流发电机,线圈等配件。很多人纷纷仿制上海货,带到柳市镇上下大街小巷开店出售。最初的低压电器行业和市场应运而生。

柳市镇修理农机的一把好手郑,是柳市一个不怕死的“赚钱明星”,人称“线圈大王”。1979年的一天,柳市的一个供销文员神秘地订了一批胶木线圈生意,委托他做。一个人可以挣几分钱。他眼睛一亮,就去外地买了胶木壳和漆包线,开始干活。他一发不可收拾,生意越做越大,就挂靠在镇上的乡镇企业柳市通用电器厂。

创造财富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暴发户”很快引来了“打击资本主义工作组”的调查:“革命几十年了,我们还住在又小又矮的房子里。你是从资本主义还是哪里弄来的钱盖三层白宫的?不打你!”查了账,被抓了,交了税,他应该是不情愿的,但是他做对了。那些年,“割尾巴”的“运动”此起彼伏。他和很多柳市人一样,成了远近闻名的“运动员”,每次都被列为主要打击对象之一。然而,郑对发财和赚钱的欲望却无法熄灭。

1982年6月,打击“投机倒把”的“运动”升级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分子”。郑和一伙成了经济领域犯罪的头目,被抓进了军营“监狱”。出狱后,“野火燎原,春风吹又高”,郑也好,郑也好,柳市人还是疯狂赚钱的柳市人。他说,谁要挣钱,当年就杀头,柳市人不怕杀头。

在人们还没有睡醒的时候,前所未有的如浪漫山花般的创富奇迹,如个体户、私营业主、“八大天王”、电器城、家庭作坊、前店后厂、上门经营、分工协作、专业市场、十万供销大军,等等,已经在柳市遍地开花。

当人们还在热衷于“资本与社会之争”的时候,柳市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农民,比如在大街上修鞋的南存辉、走街串巷做衣服的胡成中、郑元豹、胡金林等,改头换面,用自己的劳动、智慧和勇气成为中国的创富精英。

这一天,国务院办公厅代表国务院,针对中国的一个小镇,向全国发出了特别的制裁文件,严厉批评乐清柳市镇的造假行为。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国务院29号文”。

国办文件通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械电子工业部等六部委。关于乐清县(主要集中在柳市镇)生产销售无证、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的调查处理意见。

柳石怎么了?原来,当初,这个镇上有7.8万人,只有13.5人涉足生产销售低压电器的商海。在市场经济混乱之初,成千上万的农民拖着泥腿,带着寻求财富的欲望,从农村的农田涌入家庭工业。他们超热的求财冲动和超猛的商业行为,夹杂着唯利是图、不懂法、道德缺失、技术低下、无序竞争等恶质,造成了无证、假冒伪劣的“怪胎”。有的人只顾赚钱,把低压电器的银触点换成铜触点。产品寿命和安全性能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产品害全国。在全国很多地方,柳市使用假冒低压电器频频造成人员伤亡,如矿井瓦斯爆炸、攀枝花钢铁厂爆炸等,造成数十人伤亡,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巨大损失,从而惊动国务院。

国家六部委奉命联合部署,动员省市县三级机关和执法部门数千人进入柳市打假。他们打了一场歼灭战,清查、关闭、停业、整顿了数千家“前店后厂”的无证家庭工厂(作坊)和数百家制售假冒伪劣低压电器的个体私营企业,围追堵截了假冒合资企业的一切“通道”和产品运输渠道。有历史目击者形容当时的情景为“柳石遭受毁灭性打击”。

打假行动持续了5个月,1544家家庭工厂全部关闭,1267家低压电器网点全部关闭,司法和工商部门立案查处了数百起案件。

千人工作组的铁腕行动伤害了柳市人。除了少数基本或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得到引导和扶持外,整个“东方电器王国”几乎被清洗一空。

铁腕行动唤醒了柳石人。广大低压电器经营者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无证、假冒伪劣产品终将被法律和市场“扫地出门”。

于是,柳市人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创新洗脸,从零开始,端正职业心态,摒弃偷工减料的陋习,走上了持证上岗(生产许可证、防爆产品认证、安全认证)之路。与此同时,国内外投资热、新产品开发热、新技术和人才引进热、产品出口创汇热在企业中自发涌现。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把技术合作的目光放在了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这个当时参与攻陷的全国低压电器技术权威机构,在柳市设立了研究分部,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为企业开发新产品。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