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械和建筑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2022-11-17 工业品商城184
核心提示:机械与建筑设备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工业总产值32711亿元,同比增长27.41%;工业增加值达到8635亿元,同比增长27.7%。机械工业部分主导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设备产量7138万千瓦,同比增长90.87%,居世界第一;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接近40万台,居世界第一。200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

机械与建筑设备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工业总产值32711亿元,同比增长27.41%;工业增加值达到8635亿元,同比增长27.7%。机械工业部分主导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设备产量7138万千瓦,同比增长90.87%,居世界第一;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接近40万台,居世界第一。2005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态势。

然而,随着国内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存在许多隐忧。据统计,我国机械行业年利润只有56亿元,仅占销售额的1.4%,离质量效益型工业之路还很远。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的整体素质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

(1)产品性能急需提高,如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环境和舒适性差,质量可靠性差。
(2)试剂盒质量低。
(3)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4)中国重机贸易逆差仍然较大,部分机械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绝对以国外产品为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根据《建议》精神,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机械行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逐步增多;在机械行业,机床(尤其是数控机床)、环保设备、矿山设备、铁路等轨道交通设备、大型石化设备、现代农业机械等。未来几年将会有较大发展,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回暖。前景如下:

(1)预计随着国家对铁路、公路、机场、码头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增加,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将有所改善,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2)我国已经是农业装备生产大国,但整体技术水平仍处于发达国家初级阶段,整体产品质量水平较低。随着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农产品优惠收购政策,预计大型农机产品产量降幅将明显缩小,农用运输机械将保持适度增长,小型和专用农机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
(3)中国机床工业连续几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结合数控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和可靠性技术的发展,预计中国机床市场的未来将朝着部件简单、结构紧凑、配置模块化和部件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4)化工机械行业:随着“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该行业的传统名牌产品仍将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石化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所需的设备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节能高效的单元设备将有巨大的市场;环保开发创新将成为化工装备新的增长点;石化装置的大型化将带来大型设备;石化产品的储运设备将获得特定的市场份额。
(5)五金配件行业:DIY产品将成为五金市场新宠。易于安装、易于维护、可自行组装的产品和工具将会非常受市场欢迎。未来,中国的五金产品也将走智能化、人性化的发展道路。

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制造地区,占全球机床产量的46%。2004年,意大利机床工业总产值为41.3亿欧元,比2003年增长2.5%。意大利已成为该领域的世界第三大制造国和出口国。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机床供应商。2004年,德国机床工业的产量、国内销量和国内消费都有较大增长。2005年,德国机床出口将实现2%的年增长率。

德国的工程机械和建材生产机械行业虽然面临欧元升值、轮胎短缺、石油和钢铁价格上涨的压力,但其生产的机械质量高、使用寿命长、物有所值,其中小企业灵活性极强。德国工程机械行业很可能通过此次欧洽会增加在中国的出口量,或者找到更好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中国低端塑料机器的生产对德国构成严重威胁。他们试图降低成本,通过合资企业或在中国加工零部件来与中国竞争。中国认为,德国企业渴望通过合资企业和其他方式引进他们的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

瑞典的造船和矿机在世界上很有名气,中国也会和它在矿机方面有相应的合作。

受生产技术快速发展和劳动力价格高企的影响,发达国家正在加速向第三世界转移中低档五金产品,欧盟部分五金企业将利用中欧合作契机完成自身生产中心的转移。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