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行业的激烈竞争,来自于国外安防相关的大企业越来越多,介入越来越深。其次,国内IT、家电、电信等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地涉足安防行业。再次,原有安防企业产品同质化矛盾加剧。这三方面的压力使得监控产品的利润率迅速下降,大部分企业感觉经营压力非常大。我们来看看监控领域的几款主力产品的情况。
目前,摄像机是监控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几乎大多数监控企业都在生产或经销摄像机。以HiConway为例。这家以硬压缩板和DVR闻名的行业龙头,在2008年推出了新一代压缩板和新一代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同时推出全系列前端视频监控产品,包括超宽动态摄像机、超低照度摄像机、自动对焦一体机、半球、网络半球、普通网络摄像机、无线网络摄像机、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高速球、匀球、网络高速球、网络匀球。各种红外摄像机是安防展的宠儿。中国已成为监控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包括被动红外摄像机)制造商数量最多的国家。大概有十家左右的厂商,生产规模在百万级别的相机。中国的监控摄像头产能足以满足全球需求。摄像机的同质化竞争局面很可能会超过前几年的DVR。相机的核心——光电感应CCD和CMOS成像器件芯片技术和高级电动变焦镜头技术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组装企业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由于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监控摄像机已经进入高清时代。以前监控市场普遍认为4CIF(704X576)或者D1(720X480)的隔行图像清晰度可以称为高清,而D3(1920X1080)的隔行图像,也就是D4(1280X720)的逐行图像,也就是1080i,在广电和视频会议领域可以称为高清。高清相机对镜头、CCD、DSP芯片,甚至云台等要求更高。随着监控市场对高清摄像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价格将会迅速下降。目前国内厂商的高端相机产品的引进,与国外厂商相比差距并不大。继索尼、三星电子等国外厂商推出200万像素和300万像素的高清监控摄像机后,国内的海康、达利也推出了200万像素的网络摄像机。监控系统智能化的关键在于前端摄像设备的智能化,对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传输占用的带宽,降低存储容量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国内外安防厂商推出了嵌入视频分析功能模块的摄像头,市场前景相当不错。
平安城市的建设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的安防市场,尤其是夜视监控摄像机的需求快速增长,大部分摄像机厂商都在做红外摄像机。目前国内红外相机的主流是主动式红外相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画质低、昼夜画质差、红外灯寿命短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红外灯是普通的LED灯管,功率低,发光效率和亮度低,照射角度难以调节,寿命短。90年代末出现了发光效率25%的LEDArray阵列集成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红外灯的水平。这种新型红外灯具有亮度高、体积小、寿命长的特点,半功率照射角度可在10度至120度之间调节,因此配套的摄像头在夜间也能获得更好的图像。其缺点是价格高;其次,由于整个红外相机的技术要求很高,元器件之间的配合也很好,有些厂商的产品用不上。近年来,由于民用夜间监控市场的发展,LED阵列红外设备正逐渐走向民用市场,成为高质量夜间监控的较好选择。目前,国内已有几家企业开发并投产了这类主动式红外监控摄像机产品。
红外激光在夜间照明监控领域应用的最大优势是激光具有极高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光转换效率最高可达80%,大大降低了能耗,增加了照明距离。由于采用了金属封装和特殊电源,通过先进的半导体温控技术,红外激光器可以一直工作在设定的合理温度,寿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红外照明设备和一个长焦距镜头的摄像头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夜间远距离监控。由于工艺复杂,产量低,目前红外激光照射器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近日,常州明静电子有限公司推出了MG-TC26-L激光一体化智能高速云台摄像机,北京紫晶视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也推出了Glopro远距离激光红外夜视系统。
被动式红外摄像机(红外热像仪)是夜间监控的另一种选择。它的优点是受气候影响小,探测距离远,容易发现目标,隐蔽性好,缺点是价格高,成像清晰度差。
在充分竞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产品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盈利,而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能力必然与其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这么多企业生产摄像头,只有少数企业能做到规模营销,监控企业的洗牌会很快发生在摄像头企业。
DVR及其板卡是使中国安防行业迅速崛起并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产品。经过过去几年的激烈竞争,生产DVR的企业数量已经大大减少。随着计算机(包括工业个人电脑)的性价比提升更快,双核、多核CPU的相继出现,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硬压缩的嵌入式DVR仍然没有软硬压缩模式的PC DVR优越。相对来说,PC DVR更容易添加特殊行业需要的特殊软件,也更容易实现智能分析的功能。所以PC DVR有重新崛起的趋势。随着电脑的性价比提高的更快,多核CPU和PCI-E总线的PC的出现,SATA硬盘的普及,以及软压缩板的价格优势,软压缩板在国内卷土重来,PC和嵌入式软件结合的DVR也出现了。
在一些政策要求安装监控设备的区域,如网吧、茶馆、娱乐场所、较小的中小学和托儿所;在一些用户有实际需求的地方,比如家里、小超市,用户更倾向于采用DIY(doityourself)的方式,利用自购的电脑、软板卡、摄像头组装小型监控系统。这是一个软板卡可以长期掌控的市场。因为国外对实时监控的要求很少,所以DVR一直是基于软压缩的。国内的DVR行业也是从软压缩起步的。中国软质压缩板的复苏使R&D和硬质压缩板生产企业面临巨大压力。这几年国内几家大型硬质压缩板企业中,除了海康威视在规模和技术(包括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上有很大优势外,其他公司份额能不下降就不错了。深圳市东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武灵认为,目前国内DVR卡市场在总出货量上已经大大超过了硬卡。今年5月,慧聪安全网第42期对话焦点“硬压板能否在板材市场独当一面”,有硬压板和软压板的厂商和安全专家参加。大家一致认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安防市场将会出现两种板卡和DVR并存的局面。
2008年2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GertrudeNeumarkRothschild向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全球30家企业侵犯其在美国生产和销售的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产品的一项专利(专利号:5252499),要求ITC对被告发起“337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税则号为85414020 (LED)和85414060(LED以外的其他半导体器件)。2008年3月20日,美国ITC正式立案。目前我国生产的大量红外摄像机主要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红外光源器件,因此此次调查和终裁可能会对未来我国红外摄像机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两年前的DVD专利之争以及这一事件的出现,也应该让我们注意到音视频编码压缩相关的专利问题。
AVS是中国的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其关键组成部分是视频、音频和系统。目前国内已经做出了图像尺寸相对较小的AVS编解码芯片,也做出了实时压缩芯片。标清(720×576)实时编解码芯片也已经开发出来,高清电视(1920×1080)实时解码芯片已经批量生产,但是编码芯片还没有见到。而国外相同图像尺寸、H.264压缩模式的视频编解码芯片已经比较成熟。H.264及相关芯片基本都用在我们国内安防领域的中高档产品上,让人担心以后会出现类似DVD专利的纠纷。现在,全世界都在遇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你的编解码设备需要收取专利费。比如你卖相机里的H.264的编码器,或者服务器里的H.264的解码器,都要收专利费。另外,在网上传播H.264编码的图像要多少钱?由于AVS音视频编解码压缩标准尚未成熟,国内研发生产音视频编解码压缩芯片的华为海思、中兴微、士兰威等几家公司也采用H.264或MPEG4标准。AVS视频安全标准正在制定和完善中。北京、上海等地已明确采用AVS-S作为平安城市的本地音视频标准,但相应的配套工作仍然滞后。好在今年5月份举办的上海高峰论坛上海康威郑一博副总裁提出,公司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算法支持,并实现商业化。近日,广州高清艺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VS视频监控模块即将投放市场。该模块集成了AVS编码功能,可直接用于网络视频服务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