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压缩标准JPEG-2000,既能减少传输和存储比特流,又能保证关键部分的图像质量,应该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它结合了图像智能分析技术,其基本思想是支持图像关键部分的高分辨率处理。在关键区域,比如图片中的嫌疑人可以不压缩,或者只压缩一点点,而图片的其他部分则以较大的比率压缩。在这个画面整体码率不高的前提下,嫌疑人的画面会比较清晰。此外,为了解决存储图像的高清晰度和巨大的存储容量之间的矛盾,视频图像降帧存储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车载监控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很多企业都在生产车载DVR。由于设备工作在车辆运动的过程中,对硬盘的抗震性要求很高。随着闪存技术的快速进步,闪存盘的容量迅速增加。如果采用闪存盘作为车载DVR的存储介质,将大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对设备抗震的要求。7•21路公交车爆炸案中昆明公交公司的两辆54路公交车都装有摄像头和监视器,但由于没有视频功能,破案难度大大增加。目前大城市公交监控设备的情况也差不多,这将进一步扩大车载DVR的市场。在我看来,如果厂商开发一款以闪存盘为存储介质的车载嵌入式DVR系统,将会大受欢迎,车载DVR的抗干扰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车载监控设备的另一种方案是车载设备无线传输图像,而不是存储图像。由于大城市公交车辆多,如北京不包括出租车就有一万多辆,使用专用微波设备几乎不可能,而使用CDMA、GPRS或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是可行的,但图像质量并不理想。
平安城市建设对监控系统提出了网络化要求。许多厂商开发了具有联网传输功能的DVR或NVR,以及具有网络存储架构的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和SAN(StorageAreaNetwork)软硬件设备。NAS磁盘阵列和网络架构具有巨大的存储容量,而SAN可以借助监控管理平台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具有存储空间易扩展、寻址灵活、数据传输距离远、存储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大型集中式网络监控系统。IPSANs被认为是视频监控存储市场的下一个热点。
DVR将与其他存储方式长期共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内监控产品标准化的完善和推进,DVR及其板卡厂商的产品转型和洗牌仍将继续。
随着DVR的兴起,监控矩阵市场受到极大威胁,小规模矩阵市场几乎被DVR完全占领。另一方面,视频服务器和分布式大规模监控系统的兴起影响了大规模矩阵市场的扩张。近两年矩阵企业以视频矩阵组网和多品牌整合为主。以太网接口矩阵、级联矩阵和多业务平台大型矩阵的出现,延长了矩阵的生命周期。随着网络监控市场的逐渐扩大,视频服务器和IP摄像头的兴起成为必然。许多原始的DVR和压缩板制造商,尤其是矩阵制造商,已经进入生产视频服务器的行列。个人认为,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模拟视频矩阵的发展空间有限,其主要功能将被分布式监控系统的DVR和视频服务器所取代。
近年来,随着网络监控的兴起,特别是“平安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乡镇技防建设在国内部分省区悄然铺开,视频服务器产品及其应用开始升温。视频服务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DVS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标志着DVS应用进入了上升期。视频服务器的主要应用是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作为视频信号采集、编码、压缩和网络传输的中间设备,是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DVR和后端显示部分之间的连接控制部分。要兼容前端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作为监控平台前端部分的视频服务器也要与整个系统相协调。尤其是电信运营商进入证券市场后,DVS的特色在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许多视频服务器设备制造商为电信的“全球眼”平台和网通的“广域”平台定制和开发了访问和控制协议。设备厂商和平台厂商合作共赢发展。DVS的主要应用市场是电信级监控系统,其与系统平台的通信、控制协议和访问协议要考虑平台厂商的标准。视频服务器应满足网络化监控发展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必须能够实现多流、本地存储、DDNS、Web、UPnP(通用即插即用)、视频加密防伪、电信级认证、语音对讲、帧率适配、无线/3G应用、报警处理模式(邮件、短信)、智能识别等功能。,并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未来,视频服务器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统一视频服务器接口标准,实现在同一管理平台下对多个厂商的设备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二是统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的技术规范,实现多个监控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第三,随着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和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的出现,在网络视频服务器上集成智能分析算法成为可能。
视频服务器(包括DVS和NVS)是近两年安全监控的热点之一。它的制造商包括最初的DVR或视频矩阵制造商,以及来自IT和通信行业的新人,甚至从安全工程师到制造商。视频服务器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一个单通道编解码器,只将模拟摄像头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还有视频服务器,可以将多个DVR连接到联网的监控系统,起到相当于视频矩阵的主要作用;还有大型视频服务器作为大型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由目录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组成的大型监控系统。DVS是模拟监控向数字监控过渡时期的产物,而NVS是构建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两种产品将占据不同的市场。虽然NVS最终会取代DVS,但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如果不包括线缆,视频监控通信设备的市场相对较小,厂家相对较少,竞争没有其他监控产品激烈。视频监控三大主流有线模拟视频传输方式的市场变化不是很大。75Ω同轴传输的热点是多路信号的共线传输(单线通信)。这种方式对于小范围传输模拟音频、视频等信号具有较好的性价比,但安装调试要求高。随着智能建筑和综合布线系统的普及,双绞线模拟视频传输设备的制造商越来越多。随着铜缆价格的快速上涨,光纤传输尤其是数字光纤传输设备发展迅速。由于生产企业众多,技术水平差距小,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有限。目前,安防系统的监控网络和综合网络需要传输多种不同格式的信息,多业务光纤传输平台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是当前模拟和数字监控混合系统的理想传输和控制模式。目前平安城建3111工程多采用模拟和数字监控混合系统,这是推广多业务光纤传输技术的好机会。建议相关企业加大该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
无线监控系统因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已经被很多行业所接受。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公检法、金融、交通、电信、电力、石油、新闻、消防、水利等领域。中科院微系统利用MiWAVE宽带无线卫星传输方式搭建了视频监控系统,密切监控唐家山堰塞湖的所有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
主流的无线传输设备是专用的微波设备,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是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技术。其信号传输半径达到50公里,基本覆盖郊区,可提供比3G更高速度的宽带接入。目前,WIMAX技术已在国内部分城市试点,承载视频移动监控业务,预计奥运会后该技术将在民用行业广泛普及。深圳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其南山区实现了全区无线网络覆盖,视频监控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在技术和资金投入上找到了平衡点。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城市也有实施无线网络覆盖的计划,这为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利用公共无线通信网络(目前有CDMA和GPRS,即将投入运营的TD-SCDMA的带宽将大大增加)是无线视频传输的另一种主要方式。随着3G或4G时代的到来,无线移动视频监控可能会掀起一个小高潮。上海市公安局加强了巡逻警车和警务人员无线通信设备配置,依托无线通信、图像通信、GPS巡逻、装甲车自动定位、GIS地理信息、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指挥中心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指挥调度和决策辅助能力。其中,无线视频传输主要采用无线流媒体网络,而无线网络和流媒体业务主要是为GPRS/EDGE、CDMA、3G等提供更高带宽的无线分组网络。3G网络空口带宽的增加为流媒体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无线系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点,移动流媒体服务更具吸引力。在大规模网络化监控系统中,采用流媒体分发技术,依靠分布式流媒体服务器集群可以实现音视频流的分层转发。为了避免大规模并发流量带来的网络瓶颈,公共无线通信平台具有这种优势,但其缺点是带宽较窄,传输的图像质量达不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