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大规模进入监控领域,对原有的市场格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由于电信业投资巨大,国内外电信市场都被少数垄断企业垄断,运营商一旦选择合作伙伴,一般不会轻易更换。这对从事网络监控产品生产和工程建设的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也是影响网络监控企业洗牌的重要因素。
显示设备在监控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市场主要被10家左右的大型企业占据。液晶显示器的比重增长迅速,高清显示器的需求开始显现。高清显示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和3D数字技术,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由于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拼接大屏幕的市场增长超过小屏幕。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Technology)投影显示单元是拼接大屏幕的主流设备。与其他拼接墙相比,DLP拼接墙最大的优势就是“无缝”拼接,显示对比度可以达到1400: 1,画质更好。随着拼接大屏幕由管理软件控制,越来越多的拼接大屏幕厂商更加重视其管理软件的研发。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安防厂商都是专业的中小企业。想要在安防行业做大做强,就无法回避安防行业的一体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成为大型监控系统和安防监控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是很多监控企业的理想。由于软硬件开发难度大,国内标准化滞后,监控产品标准众多,这些企业很难实现这一理想。大尺度监测体系的完善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在中国,国情复杂,各地经济技术水平差异较大,难度更大。就国内安防企业的规模、技术和资金实力而言,只有采取联合的方式,才能加速这一理想的实现。中国安全企业家应关注系统集成技术的进步,提出有针对性的专业系统解决方案,联合开发综合性大型安全系统,发挥国内安全企业了解应用环境、软件开发成本低的优势,争夺安全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社会各界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防行业正逐步向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细分市场发展,安防产品的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根据不同使用环境的特点,设计和生产更适合的产品,从而避免安防行业产品同质化和恶性价格竞争,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为安防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005年9月,在“3111”试点初期,我写了一篇题为《积极稳妥推进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文章,2006年11月,我又写了一篇题为《大型监控系统建设和稳定运行任重道远》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尤其是后者,是针对当时市场的发展与国内大规模监测技术水平、建设和运行经验不足的突出矛盾而写的,分析了当时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诸多技术问题。从“3111”试点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当时的担忧并非多余。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国内企业对国情更了解,软硬件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更小。特别是国内这么大规模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国外是没有的。国内企业完全有可能先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这将使我国的视频监控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识别不同的对象,发现监控图像中的异常情况,并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安全人员更有效地处理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报和漏报,加速视频监控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展。智能监控是当前监控行业的热门话题,很多企业都在关注。很多企业都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研发。智能监控的功能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相对简单的图像增强和目标识别,运动检测和报警,运动检测和其他系统的联动,压缩视频流的自适应传输。这类实用产品很多。比如安讯士、索尼等公司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引进或自行开发类似产品。一种是基于智能视频图像分析的监控技术,也称为行为监控技术。它是指利用智能视频分析算法,通过计算机分析提取目标在视野中的特定行为。当发现有符合一定规律的行为(如定向运动、越界、流浪、掉队等。),它会自动向监控系统发出提示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内容分析产品的核心是图像处理软件,可以是加载到视频服务器中实现各种分析判断功能的纯软件产品,也可以做成硬件设备,由PC通过接口输入视频信号,进行功能设置,输出显示。智能视频应用的概念模型出现后不久,国外一些公司开始开发相关的软硬件产品。比如包括统计模块、车牌识别模块、非法滞留模块、视频诊断等等。通过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或视频服务器)内嵌的智能视频模块,对监控画面进行持续分析。前端设备集成了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运行先进的智能算法,使用户可以更准确地定义安全威胁的特征。后者似乎更受用户欢迎。目前这些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功能和性能差异很大。这些产品大部分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它们的作用和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它代表了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北京奥运会上,中科院自动化所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并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
虽然智能视频监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智能视频分析领域仍然没有公认的最优方法。自身研究内容的复杂性使得研究方法和工具多样,算法复杂度高,适用范围有限,没有鲁棒性、准确性和速度都满足要求的普适方法。同时,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和分布式处理的要求,以及大规模工程安装对成本、体积和功耗的限制,使得计算能力和带宽不断提升的嵌入式处理器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主流选择。如果前端设备集成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运行先进的智能算法,系统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集音频和视频、视觉成像和非视觉成像、目标跟踪、行为分析和特征识别于一体的全连接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将是未来安防系统的发展趋势。美国的ObjectVideo、Nice、Vidient、Verint,以色列的IOimage、Mate,瑞士的VisioWave,法国的CitiLog等几大国际智能监控软件厂商的产品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国内企业尚未推出这类成熟产品。由于智能监控产品与某一类监控产品结合得更好,尤其是前端和中端监控产品,效果更加明显,研发智能监控软件的企业都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推广。
由于视频监控涉及的技术范围很广,相关技术发展很快,我国的国情也很复杂,行业的管理和标准化相对落后。由于国内安防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行业竞争激烈,很难前瞻性地安排R&D和产销,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也是很自然的。
个人认为,在当前大好形势下,国内监控企业必须头脑清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你要对自己的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你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如何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需要一个全面的规划,可以根据变化随时调整。如何与国际国内同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团结合作,应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安防行业的技术和市场瞬息万变,总要有人关注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