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以效率为导向的转变,“节能减排”成为各发电集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开展机组优化控制、逻辑精细设计等工作;随着效率更高、煤耗更低的600-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广泛应用,更加复杂的控制系统技术将成为一个非常突出、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电厂对精细化管理的日益重视,将推动sis更加全面的推广应用,SIS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对数据库、网络配置、安全隔离等课题的研究,转移到实用、优化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上。因此可以预见,未来软技术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火电厂真正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其效益和价值。
遗憾的是,目前火电厂自动化软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障碍。众所周知,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很大的投入,科技含量高,成本高。但目前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技术的现象,对软件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也缺乏对软件技术进行评估的水平和方法,严重制约了火电厂自动化软件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制定一套新的管理机制,提高招标(议)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火电厂自动化应用软件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将真正从中受益。
在我国火电厂的三级控制结构中,随着厂级SIS和MIS的普及,实现了机组(车间)级的数字化。推广应用现场总线系统实现数字化,建设真正的数字化电厂,提高电厂信息化水平的任务,自然成为我国火电厂自动化的下一个目标。
目前建设数字化电厂的主要矛盾是我们缺乏工程经验,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华能九台电厂和金陵电厂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开始行动。我们希望更多的电厂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数字化电厂目标的全面实现,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火电厂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电厂自动化的面貌,大大提高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实现几代火电厂自动化工作者的梦想。
火电厂自动化设备自主创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在设备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近年来,国家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重大装备自主创新的政策,预示着未来我国火电厂自动化装备自主创新将迎来新的高潮。
火电厂自动化设备自主创新发展不平衡,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也各不相同。
DCS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除部分前沿技术领域(如现场总线系统应用)外,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高端电力市场竞争中与国际先进品牌具有一定可比性。但从DCS企业的规模和产业化程度来看,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如果规模程度不能进一步提高,质量不能进一步提高,成本不能降低,就不可能投入更多的开发资金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但企业要想规模化、产业化,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只有市场方的大力支持,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我们应该支持自主创新自动化装备的第一个试点(示范)项目,这是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应为自主创新产品提供国际认可的平等竞争和适当支持的市场环境,充分评估自主创新产品在工程服务(包括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方面的潜在价值。
在测量技术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在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多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数百台锅炉。目前,主要的障碍来自于旧的过时的汽包水位测量标准,这些标准长期没有修订。为了尽快改变火电厂汽包水位测量存在的严重隐患,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继续在我国推广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汽包水位测量新技术。同时,相关行业组织应尽快修订旧标准,为这项新技术的普及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