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RFID市场的增长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2022-11-22 工业品商城127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跟踪是RFID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另一大应用。该技术重点预防四类食品突发事件:食源性疾病、动物源性食品中违禁物质的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非法使用以及被认为是恶意污染食品的生物、化学、放射性等事件。本届奥运会实现了全程食品RFID电子标签,全程监控种植、运输、分类、验收、储存等环节,预防了以上

食品安全跟踪是RFID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另一大应用。该技术重点预防四类食品突发事件:食源性疾病、动物源性食品中违禁物质的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的非法使用以及被认为是恶意污染食品的生物、化学、放射性等事件。本届奥运会实现了全程食品RFID电子标签,全程监控种植、运输、分类、验收、储存等环节,预防了以上四种食品突发事件。十多天来,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对中国在食品方面取得的成绩赞不绝口,充分肯定了RFID食品跟踪应用在中国取得的成功。(见手机新闻专题:RFID在奥运会的两大应用)

在应用行业方面,不仅传统的交通物流行业仍在蓬勃发展,在医疗设备追踪、食品安全追溯、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也有所拓展。中国的应用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特色。2008年,政府主导的项目仍将是热点。据统计,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有:仓储/运输/物流行业;门禁/考勤;资产管理。

上述应用分布在2008年仍将继续,物流运输领域更有可能进一步拓展。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和运输作为支撑产业应运而生。据非正式统计,中国约有1万家物流运输公司。目前,这一领域的M&A活动时有发生,一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将陆续涌现。为了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他们将与世界各地的运营商合作。要实现伙伴网络的无缝合作,RFID系统将是一种可行的方式。IDC数据显示,2008年RFID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规模可达5534万元,2009年这一规模将超过1亿元。

对于RFID来说,它还处于典型的需求驱动技术阶段,因此业界正在寻找新的应用。在过去,关于RFID应用的讨论很多,大多集中在物流、药品和食品安全、货物跟踪以及与票务相关的识别。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基于人权的考虑,在相关人的认定上设置了障碍。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法律,限制使用RFID生物芯片和跟踪人员,包括监狱中的囚犯。据知,一些后续国家正在研究它。(加州的新法律规定,未经许可读取RFID标签信息是违法的。)但它似乎也有助于探索新的识别方法和新的应用。最近,三星电子将RFID读取芯片植入手机。阅读器实际上是一个尺寸为6.5×6.5毫米的阅读卡。芯片卡工作在900兆赫,它集成了一个射频前端,一个带微处理器的基带调制解调器和一个存储芯片。这样才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的应用模式。“我们的目标是随时随地以移动方式访问身份信息,”三星电子大规模集成电路部门经理ChiheeChung说。“毫无疑问,我们的移动单芯片RFID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普适计算技术演进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不仔细思考,你可能只是觉得这会给RFID应用行业带来很多便利,却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应用意义,那就是它可以让任何消费者在购买物品之前,通过自己的手机读取识别信息,确定物品的真伪,从而给消费者一双“雪亮的眼睛”。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手机功能的延伸。另一家加拿大公司最近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蓝牙技术的移动RFID阅读器。该方案包括特殊的蓝牙阅读笔,如圆珠笔,以及各种手持设备。但本质上是利用内置的蓝牙技术自动识别各种标签,这样就不需要将数据链接到服务器上,省去了很多笨重的设备,降低了成本。

纯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发展。RFID最初的目标应用仅仅是物体识别和跟踪。然而,随着互联网和个人局域网的发展,有赋予RFID更多功能的趋势。例如,通过互联网出现了用于工业应用和医疗应用的远程控制的冰箱,并且使用RFID来实现对温度、冰箱中物品的数量和变化的精确管理。通过将患者信息嵌入RFID,低成本的远程医疗也开始出现。

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最近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制造业和物流业的RFID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接近20%。然而,约75%的受调查技术公司表示,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人员。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相关人才的缺乏会阻碍RFID的普及。(RFID人才缺口成为关注点)

一位负责电子商务和软件解决方案的副总裁表示,在诸多因素的综合推动下,RFID市场将继续增长,但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确保这项技术能为他们所用。全球标准、互操作性和不断下降的价格都有利于RFID的快速采用。2007年,消费者看到更多的RFID标签出现在单个商品上。它们会出现在高端电子产品和药品上,然后进入其他日常用品。最后,当RFID用于个人物品(如服装)时,零售商可能会允许消费者在收银台通过RFID标签结账。但当务之急是,企业必须培训或雇佣掌握RFID技术的人。

价格仍然是RFID不可逾越的障碍。ABI研究公司发布的一项最终用户调查显示,尽管RFID技术有很多优点,但人们在谈到RFID时会有很多疑问。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谁将为RFID买单?(巨大的成本RFID遇到零售业普及的问题)以RFID标签为例。业界一度普遍认为每5分钱就是一个“井喷临界点”价格。结果,现在已经到了5美分的标签。虽然这口“油井”的产量有所增加,但远未达到井喷的程度。不久前甚至一分钱一分货。那又怎样?如果单纯低价推广RFID技术,效果肯定不理想,尤其是大众消费品制造商、超市等零售商,他们要处理数百万件商品。即使每个标签的价格只有一毛钱,这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成本!

与发达国家相比,RFID在中国的推广不能说是冰火两重天,但至少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是因为中国有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比如,中国有一家印刷厂。由于其庞大的国际业务,涉及多种语言的产品,在一个仓库中雇用200人的管理人员感到困难,但他们不愿意去RFID系统”。根据深圳田慧公司市场部经理程明明提供的信息,去年本地用户很少,国内封装的芯片几乎全部出口。他还认为今年的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虽然今年整体发展会明显好于去年,但离“火”还有相当的距离!尽管RFID相关成本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下降,但下降的速度仍然低于预期。据调查,在中国,消费者对RFID芯片成本的心理价位应该低于0.5元。

虽然成本问题还在,但也不应该盲目悲观。专家还指出,标签价格对RFID市场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关键限制因素。用户要以系统收益为背景,即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权衡RFID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劳动力便宜,人口过剩。随着RFID成本的逐年降低,这个问题应该会在最近两年逐渐淡出。

引爆线来自恩智浦Mifare(非接触式智能卡)经典芯片的破解事件。后来,荷兰研究人员透露,伦敦Oyster Travel智能卡使用的类似芯片组也存在安全漏洞。但其采用的Mifare Classic芯片组在研究人员的实验中“完全无效”。这引起了芯片制造商恩智浦的极大恐慌。因此,业界开始了新一轮关于RFID技术安全性的激烈讨论。

这个讨论的焦点是RFID易于读取,这使得存储在其芯片上的个人信息易于被他人访问。甚至在很多非自愿付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私人信息也会在不经意间被读取,甚至被跟踪。对于门禁产品和金融产品,后果更为严重。在modchip之后,黑客可以提取原卡的信息,从而复制出与原卡具有相同认证信息的新卡。有了这张克隆卡,黑客可以自由出入禁区或者刷卡消费。RFID技术创造的移动支付功能正在全球范围内普及。消费者接受并喜爱这种便携的消费形式,市场前景也十分可观。然而,真正的移动支付时代要等到安全隐患解除后才能到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