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加强行业和主要行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及时研究分析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及时反映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新问题,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
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钢铁、有色、石化、汽车、船舶、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电子信息九大重点行业振兴政策措施。当前是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鼓励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在2 -3年内形成一批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行业协会要配合政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增效和品牌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项目。
努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国际市场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加重要的是扩大对外开放,努力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巩固美日欧等传统市场,加快开拓前景广阔的新兴市场。推动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在我国急需的稀缺资源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对外合作,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提高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企业要正视风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自身力量促进社会就业和再就业。遇到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在职培训、倒班、降薪谈判等方式,尽量不裁员或尽量少裁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性能计算一直是“养在闺房里”的,只为“高、精、尖”的科研服务。但是现在,尤其是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计算进入了工业领域。上海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总监姚继峰博士表示:“目前上海超算用户70%来自基础研究领域,其余30%来自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如汽车制造、大飞机制造、造船等,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越来越高。曙光公司副总裁华喦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高性能计算在汽车领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传统的汽车碰撞试验中,需要碰撞四辆汽车来收集所需的相关数据,而在模拟实验中,平均只需要碰撞1.5辆汽车来收集相应的数据。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可以在工业领域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高性能计算的应用也存在共享性不足等问题。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中心,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和众多大型企业的科研院所聚集于此。与其他地区相比,高性能计算在工业领域的价值逐渐显现。据上海超算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总监姚继峰博士介绍:“2008年,高性能计算已经进入民航、交通电子、局域网、核电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在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中,高性能计算已经在三四个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为民航支线LGR1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国家正在启动大飞机项目,曙光的5000A也进入了全球前10。我中心未来采购的这台机器的重要用户之一,就是为大飞机项目的研发提供支持服务。”
事实上,不仅在大飞机制造领域,在汽车制造的R&D领域,高性能计算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如奇瑞、SAIC和比亚迪,开始意识到他们需要采用高性能计算来加快他们的R&D能力。曙光公司副总裁华喦所说的汽车碰撞测试,只是高性能计算在汽车设计研发中的一个应用,高性能计算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将远远不止于此,它将改变这些行业传统的R&D模式和工作模式。
目前国家正在启动4万亿刺激内需,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基础设施建设。高性能计算可以在公路和铁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曙光副总裁华喦说,“比如如何控制路面上井盖的振动频率,让汽车以不同的速度通过时,第一个车轮的振动不会形成第二个车轮压下去陷进去的角度。这种设计需要我们的高性能计算机。”
应该说,高性能计算在中国工业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他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在工业领域采用高性能计算来提高生产力。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微软(中国)R&D集团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高性能计算高级架构师许表示,“高性能计算给美国带来三大经济效益。首先是它可以加速科学探索。二是可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第三,可以努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决策。为了加快科学探索,我曾经和某著名药厂合作,利用高性能计算进行蛋白质分析,寻找一些抗艾滋病、抗癌的蛋白质。高性能计算的应用可以快速消除多种蛋白质,加快制药工业的进程。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我曾经和某著名芯片公司合作过。原来他们的很多设计都不能及时投放市场。由于使用了高性能集群计算,他们可以在一台正在运行的计算机上运行大量的验证应用程序,这样他们就可以及时测试其中的一些错误,他们的产品也可以按计划投放市场。”
应该说,高性能计算在工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是带动这些领域发展的重要“装备产业”。但目前高性能计算在工业领域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和释放,存在可用性、价格等问题。
不久前,采用微软高性能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HPCServer2008)的曙光5000A进入全球HPCTOP10。这是曙光团队和微软(中国)R&D集团几个月努力的结果,双方调试了三个月。这个测试结果对于曙光和微软来说都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华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曙光的合作伙伴原本有其他选择,之所以后来选择与微软合作,是为了推动高性能计算的普及。
推动高性能计算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应用,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人员的接受问题。姚继峰说:“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高性能计算对他有用,包括一些企业家。他们不知道高性能计算有助于加快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个是缺乏应用。硬件方面,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HPC都有普及的可能,但使用的很少,也缺乏可以广泛使用的开发工具。然后就是人才的缺乏。高性能计算曾经是一个比较偏的领域,所以一直面临着人员不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既懂应用、又懂机器、又懂程序的复合型人才。”
微软(中国)R&D集团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总经理谢表示,高性能计算的普及还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即目前的高性能计算还没有与原有的IT系统连接起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计算中心,这也是导致高性能计算普及受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