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的优势

   2022-11-28 工业品商城120
核心提示:RFID技术的兴起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技术的提升。射频技术从诞生到民用,经历了军事应用、实验室研究再到民用的几个不同时期,基础技术研究日趋成熟。另一方面,在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后,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时降低劳动生产成本,这是市场对各种技术选择的结果。射频识别(RFID)依靠无线电波来收集、传

RFID技术的兴起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技术的提升。射频技术从诞生到民用,经历了军事应用、实验室研究再到民用的几个不同时期,基础技术研究日趋成熟。另一方面,在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后,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时降低劳动生产成本,这是市场对各种技术选择的结果。射频识别(RFID)依靠无线电波来收集、传输和控制信息。这种无线非接触的技术优势成为了人们的必然选择。

根据供能方式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有源、无源和半有源。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标签。目前,国际RFID应用主要是低频和高频标签产品;超高频标签开始大规模生产。由于其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流。MW标签已经在一些国家应用。中国已经掌握了短波芯片的设计技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同时开发了超高频芯片。

目前RFID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其主要工作频率为13.56 MHz,这一点已经达成全球共识。这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环境一般不是很好,其中电焊机和大型设备会造成很大的电磁干扰,RFID是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读写的。用户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电磁干扰会影响RFID的正常工作吗?其实工厂内部的电磁干扰一般在1MHZ以内。如果RFID的工作频段选择在13.56MHZ左右,两者的工作频段相距较远,根本不会造成相互干扰。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使用频广播,当两个电台的频段接近时,干扰会很强,反之亦然。

在防伪领域,RFID主要应用于各种电子票证、识别、特殊商品防伪等。2004年,第二代身份证在中国部分地区推出,新一代身份证采用13.56MHz射频识别技术。根据计划,所有的RFID标签将在2008年被替换。因此,RFID标签的平均年需求量约为2亿件。

在交通信息化应用方面,目前主要是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公路铁路调度统计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智能停车场。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截至2005年,已有120多个城市实施了城市公交一卡通工程。

在铁路方面,基于电子射频识别技术的列车自动识别系统(ATIS)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应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UHF频段技术,17000多辆机车贴上了半有源RFID电子标签,约50万节车厢贴上了无源电子标签,大大提高了列车调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汽车制造业是典型的多工种、多工序、多物料的大规模生产过程。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生产企业普遍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等各种压力。对于汽车项目来说,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现有设备的扩建改造,在规划设计控制系统时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集成和调试的时间,降低投资成本,便于生产经营阶段的维护和工艺调整。提高各工艺设备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停工时间,确保计划产量的实现。

汽车行业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不同于其他行业,因为汽车行业的生产现场相对复杂。例如,焊接过程代表了汽车工业控制现场的一些典型特征:

1.汽车行业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也不同于其他行业,因为汽车行业的生产现场相对复杂。例如,焊接过程代表了汽车工业控制领域的一些典型特征;
2.强电磁干扰

焊接过程中连接设备的电磁干扰发射不仅会污染电网,还会影响和损坏同一电网中连接的电气设备,对设备质量、网络通信和信号传输都是一大考验。

3.现场I/O众多且分散。

每个工位夹具上要驱动相当多的电磁阀,需要采集众多夹爪气缸上的夹紧到位和松开到位信号。这些信号相对分散,采集点位于夹具的不同部位。

4.有许多网络从站。

在汽车项目规划中,一般采用现场总线技术,通常使用防护等级为IP67的集成模块。因为集成模块是一个节点,所以网络节点的数量通常很大。例如,一根主焊丝通常有数百个节点。如果使用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也会占用相应的网络节点资源。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