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科院开始研究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的发展战略

   2022-11-29 工业品商城63
核心提示:1月17日,原上海电气研究所所长何瑞华教授再次接到浙江乐清一位电气行业朋友的电话,询问第四代低压电气产品的推出进度。乐清因低压电器生产厂家众多,被誉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对方急于知道这一代产品的推出过程,再次暗示了这一代产品投产的重大意义。“现在是关键时刻。行业内谁能先跨出去,承担第四代产品的开发,

1月17日,原上海电气研究所所长何瑞华教授再次接到浙江乐清一位电气行业朋友的电话,询问第四代低压电气产品的推出进度。乐清因低压电器生产厂家众多,被誉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对方急于知道这一代产品的推出过程,再次暗示了这一代产品投产的重大意义。

“现在是关键时刻。行业内谁能先跨出去,承担第四代产品的开发,谁就能活下来。否则以目前的盈利水平,前景不堪设想。”何瑞华说。

低压电器作为电力产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只用于交流电压在1200伏以下,DC电压在1500伏以下的低压电路中,但在通断、控制或保护方面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电路中80%以上的电能是由低压电器分配和使用的。

事实上,由于其重要性,国内外低压电器市场的竞争一直很激烈。20世纪90年代末,正当我国第三代低压电器开发普及之际,国外低压电器主要厂商如施耐德、西门子、ABB、穆勒、ge、三菱、富士等相继推出新一代产品。产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结构和材料选择、新技术(如数字和通信技术)应用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这一举措无疑向中国低压电器制造市场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中国新一代低压电器(第四代)的竞争又开始了,必须加快新产品的开发。

2004年,上海电气研究院开始研究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的发展战略。随后,制定了第四代产品结构方案和实施方案。目前,研究院正在加紧第四代低压电器的研发和测试,预计今年投放市场。这些举动无疑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充分关注,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

"第四代产品与第三代产品有质的不同."何瑞华说,“随着微处理器在低压电器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化和通信已成为国外第四代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智能化和小型化已经成为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

这些区别于前三代产品的第四代产品的“机械”特征,无疑会提高行业壁垒,加快老低压产品的淘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断路器的智能脱扣装置。资料显示,施耐德、西门子等国外厂商生产的新一代低压电器采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开发的智能脱扣器可以对电网中的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提高断路器的保护精度和可靠性。这些差异化的特点会打开大量的市场。

何瑞华举例说,比如在智能化方面,上海电气设备科学研究所研发的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将可以连接多种国际开放的先进现场总线,满足低压配电和控制系统的网络化要求。

“这些都是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不能简单复制。”何瑞华说,“而且,这些技术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这意味着制造商不能重复简单复制别人的老办法。”

显然,随着第四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投入,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将重新洗牌。任何一家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如果不开发可通信、网络化的产品,不研究现场总线技术,未来将完全失去市场竞争力。

20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形成阶段。中国在模仿苏联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第一代统一设计的低压电器。第一代低压电器产品结构尺寸大,材料消耗高,性能指标不理想,品种规格不全。

从1978年到1990年,中国级并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制造了第二代产品。产品技术指标明显提高,防护特性完善,产品体积缩小,结构满足成套设备要求,长期成为我国低压电器的支柱产品。

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研发并试制了第三代智能产品,以DW40等产品为代表。其性能优良、可靠、小型化、电子化、智能化、模块化、多功能,整体技术性能达到或接近国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