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摄影师问了一个在场的人都想知道的问题:08年的经济对公司有什么影响?当然,最后我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就像冰岛和巴基斯坦互相扯皮,拒绝第一个承认国家“破产”一样。在整个自动化行业,没有一家企业愿意第一个谈论“2008年经济对行业的影响”这样敏感的话题。因为我害怕不小心,我成了“王石”。
2008年7月11日,一家世界著名自动化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说,“在当前困难的环境下,我们觉得我们取得了非常坚实的第二季度业绩。”这个非常扎实的表现就是二季报显示,本地业务同比下降2%。现在,该公司正在进一步削减利润较低的业务,包括整体出售其在一些国家的业务。
2008年10月1日,一家全球知名的自动化公司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00人,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3%,并将计入与此举相关的5000万美元费用中。该公司表示,采取这一措施是鉴于当前和预期的市场环境。此次裁员预计将在2009财年为公司节省7500万美元。
如果你是自动化行业的采购人员,你现在可能经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一方面供应商在说原价做不出来;一方面,老板死活不肯签涨价单。
调查显示,大部分供应商应对成本上升的方法是内部挖潜,近一半的供应商希望通过管理度过难关。至于为提高绩效而采取的方法,46%的供应商回答改善管理系统,20%减少浪费,14%自动化(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12%减少错误,8%垂直整合。
无论是管理系统的升级,还是用自动化来应对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都给自动化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006年,MBT杂志评选出“全球制造业信息管理公司100强”,包括艾默生过程管理、ABB、西门子、罗克韦尔、英维思等自动化制造商。信息化拓展了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信息化本身也需要自动化的介入。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面临压力,所有企业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节能减排等问题。谁能成功应对这些困难,谁就能生存和发展。对策无非就是加快生产速度,缩短作业周期,压缩生产成本,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少各方面的支出,这些都离不开自动化的支撑。
为了在危机中求进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加入到转型中,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大规模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以减少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无疑给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除了制造业的内生需求,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工业信息化和节能减排的大力推动,也给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008年是节能减排的关键一年。国家出台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节能降耗管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完善法律标准、完善配套政策等八项促进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这给自动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8年的“科技奥运”进一步推动了节能减排技术的民用化进程。奥运会的契机,给了绿色科技、环保节能科技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智能控制产品如西门子、霍尼韦尔、艾默生网络能源等。已在奥运建筑中得到应用,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自动控制领域的新亮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我国智能控制领域的市场已逐步打开。
环保、新能源、节能减排、物流等新领域的发展也为中国本土自动化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某企业开发的“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系统WJ动力”在市政和水泥行业的降耗增效中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