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角度解读过程控制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2022-11-30 工业品商城104
核心提示:那么,过程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等代表性流程行业的应用现状如何?其对过程自动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有什么特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仪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董,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请他们从行业角度解读过程控制自动化的一些热点。最近随着相关厂商对无线产品的进一步推

那么,过程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等代表性流程行业的应用现状如何?其对过程自动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有什么特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仪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董,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请他们从行业角度解读过程控制自动化的一些热点。

最近随着相关厂商对无线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个概念延续了之前的火爆。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董表示,现阶段无线产品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完全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他指出,目前无线技术多用于无人值守的检测和监控,以及其他一些有线方式无法解决的局部问题。但无线技术目前还不能应用于大规模的整体控制。对于国外厂商高调的无线产品和解决方案,国内的过程自动化用户只是在试验,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应用。

过程控制一直以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首要标准。对于一些新的国际技术趋势和产品,其技术预见不仅是企业展示R&D能力的卖点,也是相对谨慎的国内用户观望的理由。

然而,作为一种新技术,无线技术在过程控制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国内无线技术的探索和发展也已经开始。8月20日,中国工业无线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开启了国内工业无线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独特模式。董指出,由于国外公司关注和开发无线技术较早,大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并以这些模式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直接推广给国内用户;虽然我国工业无线技术的实际产品开发相对较晚,但高校、企业、用户之间的多向沟通,使得它们之间的合作更加灵活,能够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与用户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优势,使产品开发和设置更有针对性。可见未来无线技术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而曾经备受关注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国内也逐渐进入了推广应用期,有了一些应用实例。然而,进一步推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当务之急是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向用户证明自己。

据董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普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这一点非常明显,尤其是FF现场总线和PROFIBUS DP总线,在国内用户消化众多总线标准后,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如果要进一步推广,还是有一些实际问题。新技术的高昂价格使得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面对用户的考虑时很难获得成本优势。

他指出,与固有的HART系统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先进性上确实有其优势,其技术进步在应用上确实为用户节约了大量成本。但由于涉案产品的采购成本比普通产品高一个档次,用户目前在有限的期限内还不能明显感受到它带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出于固有的谨慎,保持观望态度也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不能说是大多数新产品、新技术开始进入人们视线时面临的共同问题。

此外,中国国情对国内过程控制行业的一些新要求也为一些特定类型的自动化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董表示,近年来,由于国内过程控制行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测试计量领域的流量计成为国内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质量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最受关注。

随着越来越多的指标从粗略估算发展到定量分析,许多原材料和位移需要高精度测量,质量流量计和超声波流量计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反映出国内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的意识明显提高。

此外,董还表示,目前,在中国的大型项目中,仪表总承包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显著的趋势,这种方式对国内仪表制造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他指出,国际上一些大型过程自动化厂商实力雄厚,大多有能力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更有资格做总承包商。他们一旦成为总承包商,就会牵头采购仪表产品,拥有相当的决策权。而国内的仪器公司更注重产品线的维护,经营压力比较大,大部分在这方面没有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仪器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提升领先竞争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从国际厂商那里分一杯羹。

近年来,电力工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厂级信息监控系统(SIS)的开发应用中,走出了一条符合国内特点的道路。

据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介绍,随着我国电厂机组(车间)级自动化任务的基本解决,电厂级信息化的规划问题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一条中国电厂SIS+MIS的信息化之路在国内形成,与国外电厂从制造业移植过来的ERP+MES结构有些不同。

侯认为,SIS与MES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SIS的对象很明确,指的是实时生产过程(运行),而非实时生产过程(维护等。)在规划厂级信息系统时包含在MIS中;MES对象一般指生产过程,包括实时和非实时生产过程。其次,MES主要考虑离线管理,SIS也考虑在线监控和管理。根据电厂的独特特点,机组负荷优化分配后,还会出现全厂综合优化控制功能。

这种中国特有的电厂信息化模式,丰富了国际电厂及类似过程控制信息化模式,也为国内企业开拓市场新视野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由于国外公司介入较晚,目前作为SIS重要架构的电厂优化软件,约80%由国内企业提供,只有20%由国外厂商提供。目前,国外厂商已经开始重视中国电厂优化软件市场,并加大了对这方面的关注。

侯还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厂自动化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就此止步。分散控制系统的自主性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国内电厂的应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实践无疑为数字电厂概念的逐步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