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深圳支持LED产业发展的工作让我感到很振奋。无论从个人感受还是客观情况来看,深圳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都应该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这是全国半导体照明工程R&D和产业联盟秘书长吴凌对深圳LED产业的评价。“我经常跟外省从事LED的机构和企业说,这对你们来说没什么。你得去深圳看看。”
记者还从深圳市科学和信息局获得的相关资料中了解到,深圳的LED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深圳LED产业发展迅速,从事半导体照明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超过700家,占全国近一半。2007年产业规模约15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目前,深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LED灯具生产和供应基地、全球主要的LED背光源生产和供应基地、中国最大的LED显示屏生产和供应基地、国内主要的LED封装和特种工业照明产地。
深圳的LED产业基本是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自发形成的,在各区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呈现出相对集中在宝安区和南山区的特点。从企业集聚来看,深圳LED企业分布在上游基板材料、外延片、中游芯片、下游封装、应用及配套材料、加工检测设备等方面。,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内产业链,并在产业链中下游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据不完全统计,深圳LED企业中,应用产品企业、封装企业、配套企业各占33%左右,外延芯片等中上游企业约占1%。
“以国内市场为例,从户外显示屏到照明应用,深圳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一,中端封装和应用均居全国第一。”金鹏说,“同时,深市在前端芯片设计方面也有相当的实力。目前,深圳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前端芯片生产基地。”
资料显示,深圳LED企业在背光、显示屏、太阳能LED应用、特种作业照明等应用市场率先取得突破。,上述领域的LED企业发展迅速。在市政府鼓励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下,深圳LED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企业。截至2008年6月,深圳LED企业申请专利1121件,居全国首位。从产品结构来看,深圳LED产业的产品分布广泛,几乎涵盖了当前LED产业的上、中、下游产品。2007年,扩展和芯片占总销售额不到1%,封装占总销售额的30%左右,应用占总销售额的60%左右,配件占总销售额的9%左右。
“但LED的核心专利大多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所以我们的LED产品出口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和专利壁垒。”金鹏有些遗憾地说,“比如使用荧光粉,荧光粉加蓝光,这样的专利已经申请了。外企的专利覆盖面比较广。”
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元老、深圳市LED产业联合会会长王殿富在谈到LED的应用时表示,中国虽然是生产大国,但在应用上并不是大国,尤其是在日常照明方面,人们基本上还是使用传统的照明工具。
“在中国,led更多用于户外显示屏和汽车电子产品,如大型显示屏和尾灯。目前50%的新车在尾灯技术上使用led,未来可能会扩大到80%。目前,LED照明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在国内还没有完全推广。”金鹏认为,LED在中国日常普通照明中没有得到有效普及,与其目前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密切相关。LED的价格远高于传统照明工具。
“以一个10平米房间的照明需求为例。光量需要600流明/瓦。如果你需要一个40瓦的灯泡来使用白炽灯泡,你只需要一个5瓦的灯泡来使用LED。但是,一瓦LED要20元,所以5瓦要100元。一个普通白炽灯泡需要多少钱?”金鹏说。
同时,金鹏表示,生产成本中的高材料成本是导致LED价格高的主要因素。
“现在,LED灯芯片的成本占到50%以上,”金鹏说。"许多LED芯片由蓝宝石制成,有些甚至使用更昂贵的碳化硅."
尽管由于价格因素,LED无法在居民日常照明中得到有效普及,但金鹏认为,LED在城市公共交通和道路照明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首先,LED是节能的,普通路灯耗电那么多。使用LED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其次,LED的耐用性非常好。装了一个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换,也可以节省维护成本。”金鹏认为,“同时LED的功耗比较小,供电线路的电线也没有那么粗。”
吴凌最近在深圳的LED政策解读会上表示,韩国政府提出到2018年,韩国半导体产业要成为世界前三,所以现在是中国半导体照明能否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时刻。
吴凌还表示,阻碍LED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检测标准和能效检测标准。LED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行业,全世界都没有标准,更不用说测试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