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机械工业分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1.4%、14.4%、5.9%、12.5%,累计分别增长6.8%、11.3%、2.8%、9.5%。目前农业机械、重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工程机械子行业形势良好,工业增加值均处于较高增速;虽然机床行业有所好转,但机床下游需求依然低迷,行业面临较大困难。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0.1%,出口交货值下降16%。工程机械形势有所好转,农机行业生产增长强劲。这些数据表明,机械行业生产和下游需求的恢复强于其他制造业,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大基建投资的政策措施对机械行业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部长赵新民表示,2009年,涉及国家重点工程和扩大内需的机械工业产品将保持增长,而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和产品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2009年,不包括汽车行业,机械行业钢铁消费量将达到8000万吨,比2008年的7230万吨有一定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份,汽车产销延续了3月份的增长态势,单月产销115.7万辆和115.3万辆,环比增长5.61%和3.91%,同比增长17.9%和25.0%。1-4月,汽车工业产销分别完成372.5万辆和3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9.4%,比一季度提高4.5和5.5个百分点。从4月份的情况可以看出,汽车行业整体有所回暖。
出口方面,今年一季度,整车出口出现较大下滑,共出口6.1万辆,同比下降62.06%。4月份,汽车出口环比小幅增长,出口2.6万辆,增长15.9%。
国家政策的作用和对经济好转的预期是推动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政策驱动的模型占所有模型的55%。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史建华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国家政策能够充分发挥作用,8%的GDP增速目标能够有效刺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都将有助于汽车市场的回暖,今年汽车产销增速有可能高于5%,接近或超过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表示,汽车行业运行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基本呈线性平稳增长态势,对钢材消费量的影响与前几年相比不大。
据统计,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造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41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船舶制造业872亿元,同比增长49.5%;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124亿元,同比增长51.9%;船舶修理和拆船业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造船企业出口交货值543亿元,同比增长29.8%。
然而,全球对新船的需求仍然很低。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全球新船周转量分别为693万、248万、80万、21万、38.75万、19.3万和69万载重吨;分别下降了66.1%、89%、95.6%、99.1%、97.7%、98.4%和95%。中国的新订单量持续低迷。自2008年9月以来连续7个月,新订单分别为318万、144万、30万、2万、8.75万、9.2万载重吨和10万载重吨。今年一季度,我国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仅接新船订单4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5.6%。专家认为,如果目前市场停滞的局面继续延续到今年第二季度,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可能不足300万载重吨,全年新船订单总量将不足2000万载重吨。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谭乃芬介绍,2008年,我国船板产量达到2014万吨,同比增长62%;船舶用钢约1200万吨,其中造船用钢约930万吨。预计2009年中国造船用钢总消费量将达到1330万吨,其中船板1170万吨。同时,海洋工程用钢会有一定的增长,船舶修理和改装用钢会有所减少,对韩国、越南等国的船板出口会有所减少。因此,2009年造船板产量将超过造船业需求,船用钢产能过剩的矛盾将凸显。
2008年全球集装箱产销量仅为342.5万标箱,同比下降12.62%,原因是航运市场跌至低谷。同期,中国集装箱产销量232.4万只(约335.13万标箱),同比下降10.53%。据海关统计,2009年3月,中国集装箱出口量为4万件,金额为2.2亿美元;一季度出口集装箱14万个,6.7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0.4%和64.0%。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秘书长石认为,2009年上半年将是集装箱市场最黑暗的时期,其对钢材的需求也将下降。她表示,按照最好的市场预期,下半年,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市场信心和需求将逐步恢复,这将引导航运市场恢复活力,订单将逐步增加。但即便如此,预计2009年集装箱市场需求仍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可能达到30% ~ 50%。
石表示,2009年集装箱用钢将大幅下降,乐观预计全年钢材消费量约为280万至400万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80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2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309万平方米,增长8.2%。其中,除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3.1%外,商品房和商业用房销售额均增长8%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楼市出现的积极变化,主要得益于国家鼓励住房消费需求的调控政策逐步发挥作用。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不会因为开发商的一厢情愿而马上回暖。
纵观钢铁主业的发展,有不同的趋势。其中,全球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滑,集装箱行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海上贸易的下降也牵连了造船业。由于生产周期长,虽然目前造船业还能维持一定的钢材需求,但由于订单锐减,未来几年新船需求将会减少。虽然汽车行业产量恢复较快,但除了政策刺激的小排量车销量增长外,其他销量都不理想。但由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机补贴等政策的影响,机械制造业正在快速而有力地复苏。
从上述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我们发现我国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已经显现,部分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开始好转。中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保障房建设,直接刺激了建筑钢材市场的逐步复苏。同时,这些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刺激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家电下乡,刺激了这些行业的复苏,也会间接刺激这些行业的钢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