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和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战役

   2023-04-12 工业品商城149
核心提示: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机构Sinotes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RFID产业市场规模较2008年增长36.8%,但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仍难掩其不足 核心技术不完善、商业模式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成为RFID未来需要跨越的“三重闸”。 2010年注定充满机遇,但挑战也等待着整个行业的突破。张奇关切地指出,“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

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机构Sinotes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RFID产业市场规模较2008年增长36.8%,但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仍难掩其不足 核心技术不完善、商业模式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成为RFID未来需要跨越的“三重闸”。  2010年注定充满机遇,但挑战也等待着整个行业的突破。

     张奇关切地指出,“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控制国际标准的制定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RFID标准包含大量关键技术,我国产业迫切需要自主完善我国RFID标准,掌握发展主动权。
     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我国RFID产业链企业在低频、高频和超高频领域实现了群体性突破。  2.45GHz RFID芯片已经研发成功,而用于ETC的5.8GHz芯片尚未取得突破,整个产业链还处于起步阶段。
     “手机、钱包、钥匙”代表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范围:信息交换(手机)、资金交换(钱包)、身份认证(钥匙)。 当这三件事结合在一起时,我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009年11月27日,中国银联在北京宣布与中国联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此举意味着双方将在金融支付、通信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行业优势,共同打造移动通信新技术条件下的银行卡创新支付模式,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早在2005年,新一代移动支付刚刚起步时,银联就积极关注其发展,成立项目组,积极研究其对金融支付领域的影响和创新机遇。 截至2009年10月,全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超过19亿张,统一标识的银联卡总数达到12.5亿张。 截至目前,我国银联卡可在境外73个国家和地区的ATM机上取现,在31个国家和地区的POS机上刷卡。 截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已超过1920万,交易额达170.4亿元。 近7年来,我国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量以年均50%的速度递增,交易额以每年80%的速度递增,使我国成为世界银行卡跨行交易总量年均增长80%的国家之一。 与非现金应用程序。

一个新的应用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有需求、有各方利益的基础上。 所有商业上成功的案例,一般都遵循这个基本规律。 中国银联银联卡的诞生和发展,是多方合作、大力协同的产物。 银联卡的发行,不仅满足了个人消费者一卡在手,走遍全球的需求,也让信用卡银行、平台服务商等服务链条上的多方受益。 因此,银联卡一经诞生,便得以快速发展。 从总结银联卡的成功应用,分析我国RFID应用市场可以看出,企业使用RFID标签会无形中增加成本,普通企业不会主动使用RFID标签, 而且申请积极性不高。 因此,要使RFID和物联网真正被企业广泛接受和推广,就必须建立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中国RFID和物联网的发展,是一场任重道远、任重而道远的战役。 由于其实现涉及信息技术、社会理念、管理体系、应用模式等诸多方面,需要转变观念,与各方协调合作。 只有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RFID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