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种; 根据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通常可以根据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来选择。
一体化PLC的I/O点数固定,用户选择余地较小,多用于小型控制系统; 模块化PLC提供多种I/O卡或插卡,用户可以更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
2.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符合应用要求。 例如,对于输入模块,应考虑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 对于输出模块,应考虑所选的输出模块类型。 一般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电压范围宽、寿命短、响应时间长等特点; 晶闸管输出模块适用于频繁开关和感性低功率因数。 负载场合,但价格较贵,过载能力较差。 输出模块也有直流输出、交流输出和模拟输出等,应符合应用要求。
可根据应用需求,合理选用智能输入输出模块,提高控制水平,降低应用成本。
考虑是否需要扩展机架或远程 I/O 机架等。
3、电源的选择PLC的电源在进口设备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选型,一般PLC的电源应设计选型为220VAC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 . 对于重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
如果PLC本身有可用的电源,检查提供的电流是否满足应用要求,否则,应设计外接电源。 为防止外部高压电源因误操作引入PLC,需要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隔离,有时也可用简单的二极管或保险丝管进行隔离。
4、内存选择由于计算机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内存的价格下降了。 因此,为保证应用项目的正常运行,一般要求PLC的内存容量按256个I/O点选择至少8K内存。 当需要复杂的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更大、档次更高的存储器。
5、冗余功能的选择1、控制单元冗余
(1) 重要的处理单元:CPU(包括内存)和电源应1B1冗余。
(2) PLC硬件和热备软件组成的热备冗余系统、2层或3层冗余容错系统等,必要时也可选择。
2. I/O接口单元冗余
(1)控制回路的多点I/O卡应冗余配置。
(2)重要检测点的多点I/O卡可冗余配置。
(3) 对于重要的I/O信号,根据需要可选择双路或三路I/O接口单元。
6.经济方面的考虑
选择PLC时,应考虑性能价格比。 在考虑经济性时,应同时考虑应用的可扩展性、可操作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进行比较和考量,最终选择更满意的产品。
输入和输出点的数量直接影响价格。 每个额外的输入和输出卡都需要额外付费。 当点数增加到一定值时,相应的内存容量、机架、主板等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点数的增加会对CPU、内存容量、控制功能范围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估算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使整个控制系统具有更合理的性能价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