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即将迈入标准化时代

   2023-04-13 工业品商城69
核心提示: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出现了智能建筑。 由于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可以控制大型楼宇机电设备的运行,提高楼宇的运行效率,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 智能建筑借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之势,在大江南北全面开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蒋毅透露:“在我国大型公

早在20世纪90年代,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出现了智能建筑。 由于楼宇设备监控系统可以控制大型楼宇机电设备的运行,提高楼宇的运行效率,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 智能建筑借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之势,在大江南北全面开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蒋毅透露:“在我国大型公共建筑中,90%都安装了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系统。”

然而,随着智能楼宇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楼宇设备监控系统设计不完善、测试不足、通信不兼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引起用户的不满。 黄久松告诉记者:“2003年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施工设备管理系统运行正常,只有20%能发挥重要作用;部分项目运行不正常,尚可使用的占 45%%;35%%的系统不能使用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因无人维修而被废弃。青岛市建委2005年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约有150个 全市写字楼,其中建筑约43座,约占29%。2006年,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对北京106座商务楼的智能化系统进行了调查,只有25%的项目令人满意。 业主;调查范围的30%。2008年,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26座智能建筑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建筑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造成这种经营不善的原因涉及设计、管理、使用、维护等诸多环节,但缺乏标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 黄九松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持相同观点的远不止黄九松一人。 蒋毅认为,施工设备监控系统在国内发展多年,但没有一套工程规范,业主无法提出明确的功能要求,设计者无法制定控制和调整的基本原则,存在 建设和投产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验收无法检测实际效果。 这些问题不是某个企业的具体问题,而是整个工程过程的不完善。 现在有必要对楼宇设备监控系统的工程流程和技术管理进行规范,以实现智能楼宇行业的健康发展。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