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也是我国特高压输电大发展、智能电网规划开始落地的一年。 2010年1月,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实现商业运营一周年,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于2010年年中投运,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全面成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无限;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规划提出后,2010年也将是电力设备企业争夺智能电网市场制高点的一年。
“十一五”结构调整的要求和节能减排的目标,决定了电力装备行业选择低碳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 特高压技术和智能电网规划为电力设备低碳发展提供了契机。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分析师刘江晓认为,虽然结构调整是我国整体经济和能源发展的要求,但电力设备行业的责任尤为重大。 低碳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其实是电力设备行业。 按照通俗的理解,低碳经济是一种使单位产出碳排放量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燃煤是碳排放的主要方式之一,动力煤(即电厂用于发电的煤)约占我国每年煤炭消耗量的55%。 因此,降低电力行业特别是发电行业的碳排放,调整结构,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十分重要。
自然会落在基础部件——电气设备上。 电力设备行业可细分为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电力电子设备等行业。 在宏观形势要求下,各细分行业都有为低碳发展贡献力量的空间。
在发电领域,由于发电设备与电厂直接相关,需要在低碳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 哈锅厂宣传部部长邱慧玲表示,发展更加节能高效的燃煤机组是哈锅厂的一项重要任务。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公司研制的燃烧效率比临界机组高6个百分点。
在输配电领域,输配电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方向会影响电能的传输效率,进而关系到电厂的发电量。 例如,采用新材料的线材相比传统的铝绞线线损会更小,因此开发更多的新材料线材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
电力设备行业被公认为资本密集型行业。 因此,一味地向行业施压,并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 世纪证券2009年底发布的《2010年电力设备行业投资策略》认为,电力设备行业之所以景气,是因为在宏观形势的压力下,增速加快带来的发展条件充足。 的电力投资。
2009年12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15项特高压交流技术国家标准。 这意味着参与特高压建设的100多家电力设备制造商获得了特高压“国际证书”,这也意味着国内其他制造商对其产品有了特定的制造标准。
此前,2009年5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家能源局提交了发展“两纵两横”特高压工程的申请。 据道琼斯预测,这四个项目将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带来1500亿元的“蛋糕”。
行业的巨大需求,加上国家电网公司“设备国产化”的原则,给了电力设备制造商足够的动力去制造满足行业和社会需求的产品。 风电和核电的快速发展具有相同的效果。
第二个充分条件是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 2009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年。 我国一方面加大了火电“提大压小”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了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 新建火电机组均为高效低耗机组,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政策支持的产品也为低碳经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