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使用的电动机数量多,耗电量大。 在大多数企业中,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总电能的70%以上。 因此,电动机的节电潜力巨大。 化工企业要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电机。 此外,还应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个运行区分为:负荷率为70%~100%的经济区; 负荷率为40%~70%的一般作业区; 负荷率低于40%的非经济区。 区。 电机容量过大,虽然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投资大,功率因数和效率都很低,还会造成很多浪费。 从节电角度看,80%负荷时运行效果最佳,此时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在生产中,水泵设备经常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出力不稳定的情况。 为了保证泵设备的平稳运行,通常采用出口阀来控制流量,这就造成泵管压差过大,阀门节流造成的能量损失严重,有些 它们依靠回流来维持生产,这不仅降低了泵的效率,还浪费了大量电能。 因此可以通过变频调速,调节流量,使泵设备运行平稳,达到节电的效果。
变压器作为一种电压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输配电领域。 由于化工企业变压器容量大、数量大、运行时间长、总损耗大,在选用和使用上具有巨大的节电潜力。
降低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变压器是变压器节能的有效途径。 我国绝大多数变压器都是标准设计,产品也从原来低损耗的S7型发展到S10、S11、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等更加节能的产品。
适当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改善电压质量,减少无功输送,提高用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达到节电的目的。 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设法提高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在不增加任何补偿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各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降低负载所取的无功功率来提高企业的功率因数。 它不需要额外的投资,是提高功率因数最经济的方法。
二是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 目前,依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功率因数的要求,企业需要安装补偿装置对功率因数进行人工补偿。
由于传输线的电阻,电流流过时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 企业使用的电线电缆种类不计其数,线路的总有功功率损耗相当可观,必须充分重视降低线路损耗。
企业照明设备除满足照度、光色、显色指数外,还应采用高效光源和半导体灯等高效灯具,以达到节电的目的。
高次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电力系统中某些设备和负载的非线性特性,即外加电压与产生电流之间的非线性(比例)关系引起的波形畸变。
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各种谐波源,高次谐波已成为影响电能质量的一大“公害”。 因此,治理谐波具有实际的经济效益。
烧碱生产可采用大型晶闸管整流机组,提高整流效率; 采用新型节能电解槽,降低电解电耗; 采用大型氯气透平机组替代纳氏泵输送氯气,电效果显着。
此外,采用膨胀阳极、更换隔膜技术、推广节能型隔膜电解槽、推广离子膜技术也能取得良好的节电效果。 离子膜烧碱大型自然循环大电流密度电解槽单槽产能高,每吨烧碱生产可节电20-30度电; 氧阴极-离子膜法可使电解槽电压降低1.0伏,每吨可节电700度碱,是一项大幅度降低电耗的节能新技术。
电石生产需要开发容量为25000kVA的大型电炉,以增加磷矿投入,降低电能消耗。 一般来说,大中型电石炉宜采用节能变压器等节能系统设计; 模糊控制技术可大大降低电石炉的电耗; 电能效率监控和电能质量优化管理系统技术,电石炉具有功率因数补偿功能、谐波消除功能、三相电能不平衡改善功能、浪涌抑制功能、瞬态抑制功能,实现大幅度节电效果。
在黄磷生产节电方面,要发展年产7000吨以上的大型电炉; 选用精料,增加磷矿入炉量,降低电耗。 在生产操作方面,采用微电脑控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节电降耗。 此外,采用电能效率监测和电能质量优化管理系统技术,将黄磷炉的三电极改为六电极,每吨黄磷产品可节电500度电。
低压低能耗氨合成系统应采用大直径合成塔内件和低压合成催化剂,以节省电能。 合成压力由31.0MPa降至20.0MPa,吨氨电耗降低220kWh。 铜洗也应尽量采用。 高压利用等节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