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把珠海电厂作为污染源监测在线工况分析系统的首批试点企业,我们一开始是抗拒的。” 珠海电厂运营总监金维仁告诉记者,有了这套系统,公司的环保状况将得到改善。 正面是“裸体”。 从原材料进厂,到各道工序的运行,再到污染物的排放,都在环保局的监管之下。 “这对我们公司不公平,为什么别人看不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却被别人看得一清二楚?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排放大户,过去我们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3%,现在 加装脱硫系统后减排到2000吨左右,减排量还是很大的。” 金伟仁表示,该系统刚上线时,对系统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金伟仁的看法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主动了。 一方面,使用该系统后,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是一种鞭策,使企业管理从高压下的被迫行为转变为自觉想做好的行为。 另一方面,靳伟仁也渐渐意识到,这个系统是建立在实时数据库之上的。 除了环保局使用,发电企业也可以使用。 除了系统的监控功能,实时工况数据库为公司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因此,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应用这套系统,依靠这套系统来优化设备。
金伟仁说,过去珠海电厂的环境管理应该说是粗放。 一个地方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都是估算出来的。 没有详细的数据,治理往往是从结果追本溯源,完全是一种被动的环境管理。 安装该系统后,电厂将从源头上进行精准管理。 煤炭进厂后的燃烧过程如何? 燃烧每分钟每秒钟释放多少二氧化硫? 什么是脱硫率? 实际排放了多少? 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导致排放量增加? 这一切,从详细的数据监控中,都可以一目了然。 该系统为电厂提供了优化的管理平台。
在经济效益方面,金伟仁告诉记者,使用上海麦捷在线监测设备后,企业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设备维护次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另外,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减少自用生产设备的消耗,剩余的电可以变卖换钱。 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他说,更重要的是,该系统使电厂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和设备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污染物排放管理处处长杨子江告诉记者,大部分国控和省控重点排污企业、化工园区、重点污水处理厂。 大多数省份都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要求比较低,只需要在末端安装监控设备即可。 现在不仅要在末端安装监控设备,还要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上海麦捷公司研发的这套技术,采用工况法,从生产全过程对企业进行监控,通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全面了解,最终证明监控数据的可信度。 这种由终端监测向生产全过程实时监测的转变,是为“十二五”期间污染源监测的广度和深度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前做好准备。 “十二五”期间推广的技术将纳入国家制定的计划。